您的位置:首页 > 安全热点

在世界屋脊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2021年08月13日 12:21:59

西藏阿里是“天边的阿里”。曾经,与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高原关联着的往往是“世界屋脊的屋脊”“无人区”“荒漠”,而如今行进这里,会与旺盛的生命力不期而遇。

道路两侧,成群的藏野驴与牧民的牛羊一起装点着高原。在阿里交通部门工作了20年的刘文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原先这些动物并不常见,现在不仅常见,还跑到了路边。”他指着远处的山谷说,“那里还有更多动物。”

比藏野驴更让人意外的,是无边无际的绿。而绿意的背后,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不懈努力。

增添一抹绿色

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再向北经过冈底斯山脉时,已所剩无几。强烈的日照,呼啸的劲风,都加剧了气候的干燥,再加上人畜增加曾带来的砍伐、开垦等,1990年时西藏7地市沙漠化土地一度占到了西藏土地面积的16.61%。土地沙漠化成为西藏需要面对的难题。

自1989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就开始对西藏沙漠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到21世纪初,西藏土地沙漠化研究与防治示范全面展开,沙漠扩展速率明显降低。

但在实践中,选种、改良土壤品质、抗寒……还是难。

从事治沙工作的胡建勇2006年来到日喀则市,创办了绿大地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见证了这里15年来的变化。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和谢通门县此前已治沙多年,但有的地方因为选种不对,树种不活,起风时沙土飞扬,能见度有时只有一两米,车都不敢开。当地政府开始向社会公开招标,以3年为期,对治沙目标提出要求。

胡建勇回忆当时的艰辛:能种草、种树的时间只有七八两个月;3800米能种活的树,4200米就种不活;第一年还活得好好的植物,第三年土壤碱化太严重,长势变差……经过5年探索,江孜沙棘、中国沙棘,沙柳、花棒,沙蒿等本土植物成了胡建勇的防沙“宝贝”,种植成活率达到85%以上。

如今,随着治沙附属工程已经完善,胡建勇团队负责的大片封育土地上草齐刷刷长到了一人高。

不同治理区的环境特点,考验着治沙者的智慧。根据国务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西藏实施三大类10项工程,在各地治沙实践大力推进下,沙漠化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得到逆转。

雅鲁藏布江、怒江、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简称“两江四河”),是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拉萨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等工程,共完成造林近600万亩,科技含量更高的飞播造林试验成功启动,飞播面积21.8万亩。

守护多样生命

西藏孕育了丰富的生命。

2014年,国家林业局、西藏自治区林业厅、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和影像生物调查所摄影师李成在林芝市墨脱县发现了新物种白颊猕猴。

随着科学考察的持续发展,目前发现陆生野生动物新物种已经非常困难,而在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西藏发现了包括白颊猕猴在内的5个新物种。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深峡谷景观。在直线距离40公里的范围内,海拔跨度却超过7000米,从500多米的热带雨林到7782米的南迦巴瓦主峰,从热带亚热带到高寒荒漠草原的物种在这个区域集中,“可以说是我国最重要的种子资源库和基因库”。

雅鲁藏布大峡谷、珠穆朗玛峰、羌塘等都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早在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就组织“政务院西藏工作队”,从而开启了科学认识和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进程。

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藏开始致力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西藏已有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22个国家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地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8.75%。

西藏的自然保护区动辄上万平方公里,牧民散居其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

羌塘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是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迁徙活动的重要区域。20世纪70年代起,这里成了一群牧民新的生活之地——受制于原先家乡草场承载能力,他们从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向北迁徙300多公里,来到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双湖县。

双湖县84.6%的面积位于羌塘自然保护区内。近几十年来,随着畜牧业增长、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野生动物保护与牧民生产生活矛盾凸显。

为将人畜迁出保护区的核心区,同时也让双湖县人民向更加宜居的地区适度集中,2019年年底,双湖县2900人向南跨越近千公里,搬迁到了海拔3600米的雅鲁藏布江北岸。

昔日的无人区,将再次成为无人区,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

9个自然保护区28万平方公里正在经历类似的变化。而在雅鲁藏布江沿岸,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城镇正在形成,10多万来自那曲、阿里、日喀则等海拔4800米以上的极高海拔地区的群众将在这里奔赴更加美好的生活。

推动绿色发展

西藏不仅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还是观星的圣地。

这里每年晴夜数有300多天,光害少、大气透明度高、海拔高,星空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天文学家公认的全球最佳天文观测点之一。2013年,阿里地区狮泉河镇有了北半球海拔最高的天文观测站。除了国家天文台、中科院高能所引力波项目、北京天文馆等在这里“登陆”外,来自江苏苏州的天文发烧友陈韬,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北半球海拔最高的私人远程天文台——北冕天文台。

陈韬曾无数次仰望星空,但面对阿里的星空,他依然感到震撼:“银河肉眼清晰可见,就连银河中心的云气都很清楚,很多红色星云用肉眼就能轻易分辨。”

2018年,西藏阿里、那曲暗夜星空保护地被正式收录“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我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欣赏到美丽的夜空,阿里地区政府建设了暗夜公园和天文广场。从狮泉河镇驱车约半小时可达的暗夜公园,包括星空体验区、望远镜观测区和旅客服务区。

独一无二又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风情独特而引人入胜的民俗文化,一直是西藏最具竞争力的资源。

西藏的生态文明离不开西藏人民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文化传统,而依托于生态文明的旅游业,也回馈了老百姓“旅游饭”。

自1980年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1981年国务院第一次组织召开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后,西藏的旅游业正式起步。2006年,旅游业被确立为西藏“三产大发展”的龙头产业。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和林芝米林机场通航,更让旅游业如虎添翼。“十三五”期间,西藏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763.26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2125.96亿元,分别是“十二五”同期的2.3倍和2.4倍。

70年来,雪域高原创造了跨越千年的人间奇迹: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历史前进的车轮驶过西藏却并未改变西藏良好的生态环境:千年雪山继续万峰耸立,滔滔江水亘古奔腾不息,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变与不变”,共同推动着西藏向更好的明天大步前进。

责任编辑:乔妙妙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