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暖新融新齐参与 多元共治促成效”——佛山桂城街道深化党建引领公寓式小区综合治理推进会暨“友邻汇”党群服务站启用仪式在中汇社区万科金色领域举办,区、街道相关领导、社区书记、创熟团队等一众同路人出席启用仪式。
万科金色领域、万科金域中央及万达广场三个公寓式小区人员密集度高、矛盾纠纷繁杂、新市民占比大,为促进新市民全方位融入社区,增强新市民的归属感,破解公寓式小区综合治理难题,2024年7月,桂城街道以党建引领、联动发力、多元参与、全域创熟为导向,聚焦公寓式小区综合治理和新市民融合,启动公寓式小区综合治理工作。
建立机制模式 打造公寓式小区治理样本
结合公寓式小区特点,桂城街道创新思路、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公寓小区综合治理和新市民融合的机制模式。一是党建引领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机制;二是矛盾纠纷全链条处置机制;三是社会治安群防联控机制;四是数据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五是监督约谈处罚机制。
“通过技防、物防和人防,守好小区“第一扇门”,落实房屋分类管理、建立人员信息底册、加强信息数据对接和共享,使小区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提升。”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杜兆保在会上提到。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余辉表示,要坚持把社区治理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社区党组织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把“找到同路人”作为重要突破口,坚持把新市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力点。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南海区委第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共建力度、共治深度、共享温度”的要求,桂城将把红色物业建设融入公寓式小区治理中,以中汇社区万科金色领域、同心社区万达广场、同成社区万科金域中央为试点,探索党建引领下更富活力、更具效能的“红色物业”公寓式小区。
凝聚“新”兴力量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桂城街道积极发挥党建带群建作用,抓住公寓式小区住户年轻化、新兴领域群体多,群体需求多元化、差异化的特点,充分挖掘“新”兴领域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群众为主体、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从组织体系、阵地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破题攻坚,激发“新”兴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助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次综合治理专项整治工作联合工青妇、学校心理教师、社卫站和楼长代表,成立关爱心灵志愿服务队,帮助社区培育心理咨询辅导骨干,为居民提供矛盾调解、心理危机干预等专业服务,同时,在三个公寓式小区的新市民群体中发掘了13名楼长和6名创熟调解员,共同推动小区善治。
“正是桂城亲民的社会氛围吸引我过来落户,作为楼长,日后我也会结合大家的生活体验和我个人的专业知识为社区治理提供一些建议。”楼长代表陈谦说道。
强化资源投入 织造暖“新”服务网络
桂城街道党工委致力于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和跨社区的资源统筹机制,有效对上连接上级资源,横向协调各类资源,并向下层释放资源,确保综合治理工作具备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南海区社会工作部选择中汇社区万科金色领域、同成社区万科金域中央以及同心社区万达广场作为试点,实施暖“新”公寓项目,侧重于社会、文化和心理三个维度的融合,搭建“四个一”服务体系。此外,科技的应用也被充分利用,在基层治理中,桂城通过优化和升级“微善治”系统,新增了“小区治理”功能,以此提高新市民和新就业群体在小区治理中的服务享受和参与效率。
南海区人民法院、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以及总工会等部门与桂城街道中汇社区结对共建,共同打造服务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的综合服务阵地。与此同时,南海社区学院推出了一系列主题课程,涵盖了南海地区及岭南文化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家庭教育等方面,旨在增强这些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课程可以通过南海终身教育线上平台和社区新市民融合线下课堂两种渠道接受。桂城在新市民和就业群体中积极推广暖“新”资源,建立了城市加油站、小哥驿站、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等服务站点,并鼓励爱心商户提供饮水、充电等志愿服务。
桂城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不遗余力,通过成立关爱心灵志愿服务队,培育社区心理咨询辅导专家,提供矛盾调解和心理危机干预等专业服务,以满足居民尤其是心理健康防护和疏导的需求。此外,根据“两社三中心”的建设要求,桂城兴建了多样的党群服务阵地,如“友邻汇”小区党群服务站、创熟加油站和“政享汇”“乐工会”等便民空间,以促进居民尤其是青年和新市民群体的零距离享受便民服务,同时激励更多青年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
新举措、新服务,让新市民、新业态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接下来,桂城街道将继续深化新市民融入工作,以“创熟”为抓手,探索推广公寓式小区综合治理和新市民融合的模式机制,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入活动,促进新市民更好地参与社会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