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学者和编辑,接力半个多世纪,绝版多年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近日以完整面貌在沪再版,13卷17册皇皇巨著,时隔近20年装帧一新,圆了许多读者收齐全套的心愿。
从《中华远古史》《殷商史》《西周史》《春秋史》《战国史》,到《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再到《宋史》《辽金西夏史》《元史》《明史》《清史》,这套“中国断代史系列”涵盖了中华远古史前文化到清代,荟萃中国众多史学界一流学者经年治学成果,完整系统地纵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朝历代的盛衰演进,被认为是目前中国史学研究学术价值最高的断代史系列专著。
打造上海标志性史学工程,呈现学界断代史著述成果
断代史,顾名思义,是以朝代为断限分别撰写的著作,要求撰写者对每个时段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介绍展现。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认为,“中国断代史系列”展示了几代历史学工作者在断代史著述上筚路蓝缕的历史性贡献,具有重大学术史意义,并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具有难以取代的学术价值。
这套书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杨宽、王仲荦、胡厚宣、邓广铭、王玉哲等全国各地学者加入作者队伍。其中,1955年杨宽所著《战国史》率先出版,在对战国相关史料包括重要地理文献和新出简牍帛书、铜器铭文与石刻等全方位加以收集考订的基础上,展现出战国这一“古今一大变革之会”历史长卷,此后一再重印。随后,杨志玖《隋唐五代史纲要》和杨翼骧《秦汉史纲要》、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等陆续推出。
学界认为,“中国断代史系列”是新中国历史学家在前人基础上,吸纳田野考古等新史料,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文明所作的全新总结。2019年起陆续推出最新版“中国断代史系列”包括郑天挺、南炳文联合主编的《清史》,让这套经典之作有了厚重收尾。该出版项目与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萧克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周谷城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丛书”等都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几大标志性史学工程。
“自吕思勉、钱穆、范文澜以后,独立完成通史性断代史著作的学者已不多见,这源于史学研究的专门化和深化。”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云国建议,做好新时代中国历史著作出版,需与时俱进,继续发扬编纂丛书的精神,推陈出新。
历经多位师生、父子易代,史学研究接棒成圈中美谈
业内评价,这套断代史的出版,既是学术上的典范,也是出版社与作者及其版权继承人友好合作的典范。半个多世纪里,不少作者经历了师生、父子的易代,编辑同样经历了数代变迁。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清史》作者南炳文表示,丛书得来不易,是学界与出版界长期规划和精心努力的成果,方能学术过硬,权威严谨。
以《宋史》为例,其撰写经历了师生几度接力——1998年,最初规划中即列入作者名单、经数十年准备计划写《宋史》的邓广铭逝世;经沟通,撰写任务由邓先生大弟子漆侠接手,不料2001年一场急病夺走后者生命;邓先生另一弟子陈振又接过《宋史》写作工作。经过两代三人的轮番接力,这一任务终告完成。
再比如,胡厚宣早在1954年便签下《商周史》合约,但一直在做筹备工作,没有动笔;等到1995年准备着手写作时,却遗憾病逝。他的儿子、同样从事殷商史研究的胡振宇,继承父亲遗愿,在并不系统的写作计划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历经八年,接续完成这部由父子联合署名的《殷商史》。
“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读史,离不开学者对学术方向、学术质量的坚持,也离不开与大众喜好的结合。”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谈到,编辑更多有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精品力作,是沪上出版界在历史读物领域形成特色和风格的探索方向。(记者 许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