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毗邻重庆主城区的璧山县还是一个污染严重、落后产能集聚的“西部鞋都”,但如今,全球首条“云巴”公交示范线在此首发,突破两项“卡脖子”技术的世界一流变速器在此研发成功,国际领先的刀片电池在此生产,各类科技成果在此转化……
“鞋去厂未空,河清鱼自来。”璧山区近年来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致力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力打造创新生态,将“西部鞋都”变成了“创新之城”。
曾几何时,璧山发展产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低端制造业“野蛮”生长,城区遍布作坊式制鞋、建材水泥等粗放型加工业,污水横流,流经城区的璧南河臭不可闻,水质为劣五类。2011年,璧山开始大力治污、科学种树,污染企业被集中淘汰,优质企业陆续入驻。
璧山区委书记蓝庆华表示:“区里缺乏高端科教资源,技术供给不足。一山之隔的重庆大学城拥有4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潜力很大。把他们引入,我们就能双赢。”
推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书架”走向“货架”,转化与孵化平台必不可少。为此,璧山成立了国资背景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等一批研究院,以政府引导、市场化合作方式建成了科技成果引入的“管道”,一大批有市场潜力的科研成果被“唤醒”,迈入应用化阶段。
引入科技成果后,如何用好是关键。璧山聚焦关键技术和环节,扮演“布链者”角色,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光电技术、动力电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并推动海量的传统企业迈上研发创新之路。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技术是未来新一代显示技术的高地,谁掌握了这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就有望抢占未来显示技术制高点与话语权。近年来,落户璧山的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持续攻克MicroLED显示屏关键核心技术,提交专利申请674件,跻身这一技术领域头部企业行列。
而在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不远处,康佳半导体光电科技园正在紧张建设中,达产后将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技术副总监忻海辉说,这种“研究院+产业园”模式旨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耦合,围绕MicroLED核心技术,康佳还将推动以MicroLED为中间产品布局车载装备、运动装备等产业链,努力生成光电技术产业集群。
今年4月,全球首条“云巴”示范线在璧山开通,便利了市民出行,在璧山构建起比亚迪动力电池与智慧交通产业集群的“闭环”。璧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董奕锋表示,未来仅璧山动力电池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就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有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科技型中小企业要存续发展,面临不少痛点难点。重庆峰极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熊小伏原是重庆大学教授,拥有多个电力领域的专利,但创业中无法实现技术落地,企业发展受到阻滞。他向政府部门反映后,璧山应急局及时帮助,将企业的智能用电新产品在老旧小区居民家中应用,有效发现300余起电线隐患,助力企业迭代产品、开展示范应用。
“新技术没有落地应用,就是‘空中楼阁’,璧山帮助我们匹配落地场景,无异于‘雪中送炭’。目前企业发展迈入快车道,已获得3000余万元订单。”熊小伏说。
璧山还出台25条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专业技术研究院。黄桷树智能传感器研究院、盾之王公共安全研究院……这样由民营企业搭建的“研究院”在璧山也屡见不鲜。迄今为止,璧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200多家,研发投入强度达2.95%,47.1%的规上工业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