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是逻辑思维领域里的一朵奇葩,它是人们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有人称其为“倒过来想”。
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如能尝试一下逆向思维的魅力,“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的触角向事物对立面的方向延伸,从问题的相反面入手,往往呈现在你眼前的是“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致和精彩,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所在。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天晚上,一位哲学家正埋头准备一份演讲稿。他的儿子约翰因为没人陪着玩,而吵闹不停。哲学家又气又恼,却又不忍心责骂自己的孩子。
突然,他想出一个好办法,他从手边的杂志上撕下了一页印着世界地图的纸,然后他把这页纸撕碎。做完这一切之后,他对约翰说:“如果你能在晚饭前把这幅地图拼好,我就给你5美元。”
约翰听了之后不再吵闹,开始津津有味地拼起地图来。这时,哲学家终于能够继续准备他的演讲稿了。哲学家本以为这样一来约翰会整个晚上都安静地拼地图,谁知没过一会儿约翰就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幅拼好了的世界地图。
看着约翰手中的地图,哲学家感到十分诧异:“约翰,你怎么这么快就把地图拼好了呢?”
“爸爸,这非常容易啊!您不知道,刚开始我也拼得很费劲,后来我发现地图的背面是一幅人像。拼人像可比拼地图简单多了,所以我就先把人像拼好,再把纸翻了过来。我想,如果这幅人像是正确的,那么这幅世界地图应该也不会出错吧!”,约翰得意地回答。
听完约翰的话,哲学家顿时一怔。约翰的做法启发了他,他由此想出了第二天演讲的主题——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那么他的世界就是正确的。
约翰的无心之举触动了哲学家,让哲学家联想到: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决定了他眼中世界的模样,我们所感悟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什么样的自我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倘若一个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观念和方法是错误的,那么,他所看到的世界也将是错误的。假如他根据这些错误的认识去改造世界,那么他将越走越远。
小约翰拼图的故事还启迪我们,人有时需要换位思考,要善于从事情的对立面或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愚公移山的精神难能可贵,浅尝辄止的做法也应引以为戒,但当我们按照常规思考和处理问题,不得要领,难以奏效时,就要勇于打破常规、反向思考,不钻“牛角尖”。
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拼错”地图的情况,一定要回过头去看一看,反过来想一想,看是否“拼错”了人像,是否因为错误的自我令呈现在自己面前的现实也颠倒了。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