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广东深圳市一名小学生突发心跳骤停,经老师使用安装在学校里的AED紧急施救后,安全脱险。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以来,深圳市公共场所已安装AED逾4.3万台,成功救治102名心跳骤停患者。在公共场所广泛配置、普及使用AED,是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式。
2024-07-14 17:22:27辅助生殖治疗项目报销比例最高达80%、无痛分娩专用项目纳入医保报销……7月1日起,江苏执行医保惠民新政策,将13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椎管内分娩镇痛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在椎管内麻醉列入生育保险甲类诊疗项目的基础上,自7月1日起,无痛分娩专用项目“椎管内分娩镇痛”也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支付类别为甲类。
2024-07-14 17:04:18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AI正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周,66岁的吴先生便切身体会到“AI+治疗”带来的健康红利,在AI一体化智能手术解决方案辅助下,他接受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治疗,成功拆除了埋藏在脑内的“不定时炸弹”。“想不到AI技术竟然救了我的命!”切身感受到AI赋能医疗、科技呵护生命的价值,吴先生难掩兴奋与感激。相继完善必要检查后,患者被确诊为上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2024-06-19 14:45:576月5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获悉,该院耳聋基因治疗团队又一新成果在全球顶级医学杂志《自然医学》发表,这是中国首次在《自然医学》杂志发表耳聋基因治疗方面的创新成果。通过双侧基因治疗,5名聋哑患儿双耳听力均得到明显恢复,言语功能和声源定位能力也得到改善。全球先天性耳聋患者高达2600万,我国每年新生约3万聋儿,其中60%与遗传因素有关,严重阻碍了儿童言语、认知以及智力发育。
2024-06-10 13:56:25近日,“6岁孩子打激素长高后频繁生病”的话题引起关注。不少专业人士提醒,滥用生长激素可能会带来诸多不良后果,但仍有家长趋之若鹜。注射生长激素,又被称为“增高针”,是一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处方药物,这种生长激素可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出生后持续生长迟缓、短肠综合征等病症。有医生表示,目前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内分泌紊乱、肱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2024-06-03 13:33:32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 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数据,以检测手臂下的淋巴结中是否存在乳腺癌细胞。临床实验结果显示,AI能正确识别出95%的癌症扩散患者,同时让51%的手术活检变得不再必要。在进行常规MRI的过程中使用该AI工具,能提高医生排除淋巴结中癌细胞的能力,在提高临床检查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了风险。
2024-05-30 10:38:29专家提示,在癌症筛查中,肿瘤标志物升高不意味着一定存在肿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判断。不同肿瘤标志物可指示不同肿瘤。而对于癌症患者而言,除了肿瘤标志物异常,还会有相应的症状,在影像上也会有体现,确诊则需要手术病理或活检病理。
2024-05-16 16:51:36美国麻省眼耳医院和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CRISPR基因编辑实验性治疗后,大约79%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临床试验参与者症状得到改善。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14名试验参与者中包括12名成人和两名儿童,他们患有由CEP290基因突变引起的Leber先天性视神经病变。出生即患有视力疾病的孩子格外令人心痛。
2024-05-14 17:44:565月8日—10日,中华口腔医学会民营口腔医疗分会第16次学术年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据了解,本届年会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赵铱民及171位专家学者,3000余名会员代表、民营口腔从业者相聚武汉。“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相关研究证明牙齿的数量和寿命的长短息息相关,”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王兴说,“据统计,中国口腔问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是仍有很多人忽视口腔问题,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够重视自己的口腔健康。”
2024-05-14 17:43:46《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