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正在紧张进行。为贯彻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北京冬奥组委交通部积极推进低碳交通工作,在车辆筹措、交通运行、高铁运输、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诠释“绿色冬奥”理念。
一张冬奥绿色低碳公共交通网
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比赛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大赛区举行,赛区内交通、赛区和市区间的交通运输如何做到低碳呢?京张高铁作为跨赛区运输的重要方式,充分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京张高铁延庆支线从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不到40分钟,从延庆站乘摆渡车30分钟内即可直达延庆赛区各赛场。目前京张高铁为8节车厢,并且具备重联为16节车厢的条件,最大运力达到1000余人,相当于20辆50座大巴的运载能力。
延庆赛区内11条索道,为运动员提供高山交通网络,从小海陀山山脚下的延庆冬奥村抵达海拔2198米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出发区仅需30分钟……可以看到,一张“冬奥绿色低碳公共交通网”正在发挥赛事保障重要作用。
节能与清洁能源保障车占比超八成
在综合考虑山高路滑、温低坡陡、超长续航等车辆使用环境,北京冬奥会制定了车辆筹措方案。
1月底发布的《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显示,全部赛时保障车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4.9%,为历届冬奥会最高。在各赛区推广氢燃料大客车,采用“电—电混合”技术,额定功率达到150千瓦,确保车辆能够在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海拔800米至2000米之间,最大坡度16%的山区道路上持续爬坡。氢燃料车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实现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互相配合、削峰填谷、回收能量。同时,在冬季环境下,能够将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利用到车厢供暖中,降低能耗。氢燃料车能够实现零下30摄氏度低温启动、零下40摄氏度低温存储,可以适应北京冬奥会低温环境。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使用以上车辆预计将实现减排约1.1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万余亩森林一年的碳汇蓄积量。
赛后,北京冬奥会使用的氢燃料大客车将继续在公交行业中应用,助力北京市、张家口市氢能产业发展,为京津冀地区节能减排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数字孪生联通周边交通系统
信息化手段,也是落实低碳交通理念必不可少的一环。冬奥组委交通部组织交通服务团队、场馆交通团队、高铁运行团队等专业运输团队,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高效运输服务。如,充分发挥专业运输企业的大型活动保障经验,科学调度,合理调配运力,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在所有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周边施划奥运专用道,通过多种方式向各利益相关方发布交通服务信息,及时推送班车服务信息,实现注册人员能够事先了解班车状态和到达时间,提前做好行程规划,提高交通服务的精准度。
应用数字孪生系统,可动态采集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周边道路人流情况,使数字建筑和城市交通系统联通,基于人工智能形成最优的解决方案,改变大型活动时部分市区内场馆周边交通不畅情况。
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北京冬奥组委会还上线了“低碳冬奥”小程序,利用数字技术记录用户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轨迹,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绿色低碳生活。例如,人们可以通过选择公交、地铁、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来获得积分兑换低碳证书和礼品。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