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在浙江交通集团金建铁路现场,随着茶叶坪隧道顺利贯通,这条由浙江交通集团主导投资建设、杭州铁路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代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参建的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金建铁路全线22条隧道全部顺利贯通,为后续桥梁架设、轨道铺设等工作打开新局面,吹响交通建设冲锋号角。
“这是我们全线3000余名建设者共同努力1000个日夜的成果,茶叶坪隧道的贯通,让我们离金建铁路的建成又近了一步。”浙江交通集团金建铁路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沈惠荣介绍说,金建铁路全长64.51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连接金华与建德的重要交通纽带,也是国家快速铁路网中“黄山至金华”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由浙江省和国铁集团共同投资。
茶叶坪隧道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全长6130米,是金建铁路全线最长隧道,最大埋深约330米,设有1座225米长的单车道无轨斜井辅助施工。该隧道所处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洞口岩层边坡稳定性差,洞内存在岩爆、高地热等不良地质状况,浅埋段洞顶覆土最薄处仅0.2米,施工难度极大。“施工时,实际围岩情况比设计复杂得多,围岩变化比例高达20%,还需穿越3处断层节理带。”中铁二十四局集团金建铁路茶叶坪隧道项目负责人说,为应对地质条件给进度和安全带来的挑战,金建铁路优化了施工组织设计和资源配置,同时开展4个作业面,交叉推进多个工序。借助科技力量,采用可拆卸自由调节高度的开挖台车,灵活适应围岩变化,调整台车高度时间由4天缩短至2天,施工效率提升50%。
作为全省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省级培育项目中的唯一铁路项目,金建铁路在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创新驱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攻克建设难题,致力于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的铁路样板工程。隧道建设应用智能拱锚喷一体化台车与三臂凿岩台车,推动隧道机械化、智能化施工;针对传统钢板止水带安装工艺的不足,研发的止水带夹具成功 “破局”,防水效果显著提升。桥梁建设方面,全国首次应用基于先张法竖向预应力铁路混凝土连续梁悬臂灌注施工技术的智慧造桥机,解决竖向预应力材料延性差、安装垂直度难控制及张拉应力不稳定等问题,突破传统挂篮施工节段长度限制,施工效能大幅提高;开展“敏感库区深水围堰锁扣钢管桩”课题研究,借助搭建深水围堰三维分析模型与监测数据动态交互的智慧化预警平台,解决河床斜岩施工难和生态敏感库区污水零排放难题;运用BIM技术剖析索鞍区拉索抗滑移性能衰减模式,优化斜拉索抗滑件布置、安装和张拉等施工工艺,提升桥梁安全性能;深入研究矮塔斜拉桥拉索工艺,结合BIM、三维坐标法等技术精准定位索鞍,提高安装精度。站房钢结构建设采用钢管端部压扁成嵌入端头的钢制毂节点施工工艺,提升高铁站房屋盖等空间结构装配化水平。
金建铁路是一条以中长途客流为主、兼顾城际旅游客流的客运专线,也是串联名山、名水、名胜的黄金旅游线路。金建铁路开通后,兰溪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市民以后不用跑去义乌、金华坐高铁,兰溪到建德只需15分钟。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金建铁路建设关键之年,接下来,浙江交通集团金建指挥部将秉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奋战冲锋年”活动部署,扛起主力军担当,锚定投资目标不动摇,确保“全年红”。加快推进兰溪东站、大洋站站房工程建设,实现建德站至兰溪东站范围站前、轨道、四电、站房工程100%完工,达成全线桥通、隧通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建设赋能,以党建凝聚各方合力,朝着通车目标全力奋进,高质量建设金建铁路,为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铺就大道通途。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