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其中,“北向互换通”下的交易于当日先行启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上线首日,20家“北向互换通”报价商与27家境外投资者通过交易中心系统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62笔,名义本金总额82.59亿元人民币,覆盖境外银行、境外券商、境外资管产品等各个类型境外投资者,交易品种包括Shibor和FR007。
境外投资者踊跃参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首批“北向互换通”报价商名单中共包含20家机构,分别为10家中资银行、6家外资银行和4家券商。
《证券日报》记者从工商银行获悉,作为报价商和上海清算所合作银行之一,工行积极参与境内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针对企业客户在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等过程中的利率避险需求,积极提供解决方案,协助客户通过金融衍生产品管理利率风险。
记者还从交通银行了解到,5月15日,交行总行作为报价商与11家境外金融机构达成12笔“互换通”交易,交易金额共计4.7亿元人民币,包括FR007(银行间7天回购定盘利率)、Shibor3M(3月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等多个基准品种。此外,交行香港分行作为境外参与机构也成功在“互换通”项下完成首批交易,各品种交易金额共计4.3亿元人民币。
中信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日该行与中银香港、汇丰银行、信银国际、东方汇理、法巴银行等多家境外投资者达成利率互换交易。
外资银行方面,《证券日报》记者从汇丰银行获悉,其已协助鼎亚(Dymon Asia)等多家境外机构直接参与到内地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并在首日完成交易,浮动参考利率涉及FR007和Shibor3M。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资本市场及证券服务部联席总监张劲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向互换通’启动首日,境外投资者交易活跃,积极参与到流动性更好、交易品种更丰富的境内人民币利率互换市场。”
渣打集团位于内地、香港和伦敦的多家成员行也全面参与了“北向互换通”的首日交易。其中,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渣打中国”)作为首批“北向互换通”报价商,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内地银行间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报价;渣打银行(渣打英国)作为五家能够提供“互换通”客户结算服务的银行之一,为国际投资者通过“互换通”进行的衍生品交易提供客户结算服务。
同样作为首批“北向互换通”报价商之一的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及德意志银行也于5月15日与境外投资者完成首笔“北向互换通”交易。
德意志银行全球新兴市场中国区交易总监、德银中国上海分行副行长徐肇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首批报价商,我们明显感受到市场的热度,首日交易非常活跃,在岸做市商积极报价,海外投资者高度关注并踊跃参与,无论是成交金额、成交量、还是成交频次等都反映出海外投资者对‘互换通’的欢迎和认可。”
外资看好人民币资产
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3万亿元。随着境外投资者持债规模扩大、交易活跃度上升,其利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持续增加。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北向互换通”境外投资者现阶段可在银行间市场开展符合集中清算要求的人民币利率互换,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更好地对冲利率风险。
“‘北向互换通’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可以使境外的投资者直接参与中国内地的利率互换市场,针对其在境内债券市场的投资做好相关利率风险管理。”渣打中国副行长、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杨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离岸利率互换市场相比,中国内地的利率互换市场规模更大,流动性更好,将会更好地满足境外投资者参与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及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
在徐肇廷看来,“互换通”将会联动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平盘需求,为中国银行间市场引入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投资者和交易类型,丰富市场的活跃度,提升交易量,稳定市场并减少波动。
“‘北向互换通’对促进境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构建高水平金融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环球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杨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北向互换通”上线后,境内利率互换市场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
“对于全球投资者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兴市场,人民币资产是其全球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杨京表示,“互换通”的落地为海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将为海外投资者进一步深入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保驾护航,提升外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信心。
德意志银行宏观及新兴市场业务中国区销售总监陶冶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首批报价商,德意志银行十分看好‘互换通’给外资银行带来的发展机遇,我们配置了成熟的业务团队,期待充分发挥跨境业务优势,协助国际投资者把握时机积极布局,分享中国市场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