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树立“以人为本、文明执法、依法治城、和谐共享”的执法理念,积极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从严治队,在加强队伍建设、为民办实事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清除线缆“蜘蛛网”
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街巷整治工程。截至今年7月底,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对全市2095条支路(巷道)进行全面整治,着力解决市政设施不齐、路面坑洼不平、环境卫生不整洁、路灯照明设施老化缺失、线网不规范等突出问题。统筹推进沿线居民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建设、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工作,推动社区、街巷环境面貌持续提升。
在街巷整治工作中,累计整治清除线缆“蜘蛛网”77.5万米,捆扎线缆6万米,铺设强电管道7.55公里,拆除电线杆115根,拆除影响市民安全出行的隔离桩、地钉、地锁等障碍物989处,完善检查井514座。清洗擦拭护栏等设施1887公里,维护更换护栏等设施32.8公里,修补道路30.3万平方米,修补人行道花砖4万平方米,更换路界石6.4公里。累计维护维修照明设施3327处,维修路灯2887盏、LED灯笼525套、更换电缆5363米、更换灯头251个,累计处理突发事件292起。同时加大对辖区内支路(巷道)、老旧小区、自建房片区的环境卫生保洁力度,清理垃圾19.8万余吨,整治卫生死角5.27万处,配齐缺失的垃圾桶等环卫设施2.67万个,确保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加大对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小广告等行为的查处力度,累计清理清除公共设施、建(构)筑物立面及地面涂写刻画痕迹和违法小广告122.8万处。
停车不再是“老大难”
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停车泊位建设工程。按照“宜立体则立体、宜平面则平面、宜院落则院落、宜小区则小区、宜路侧则路侧”和“路外为主、路内为辅”原则,整合社会企业资源,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加快推进停车设施合理布局,加强运营管理,推动智慧停车模式发展,有效缓解老城区、老旧小区、商圈、医院、学校等区域停车难问题,营造安全、有序、高效的停车环境。截止到目前,全市即将新增10189个停车泊位,已完成新增共计5913个,完成目标任务58.03%。其中,天山区已完成新增2291个泊位,沙依巴克区已完成新增泊位816个,高新区(新市区)已完成新增泊位1147个,水磨沟区已完成新增泊位459个,经开区(头屯河区)已完成新增泊位823个,米东区已完成新增泊位377个。
“我们积极与有投资建设立体停车库意向的企业对接、协调,引导其利用企业优势和自有土地资源,在人流量密集、交通流量较大的区域建设立体停车库,缓解我区停车难的问题。”高新区(新市区)城市管理局市政设施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开展停车泊位工程建设中,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大力推动智慧停车模式发展,编制了乌鲁木齐市智慧停车服务管理实施方案,积极宣传智慧路侧停车引导市民有向泊车、有序泊车、依法泊车,持续改善城市停车服务管理水平,在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同时,加强停车秩序管理,采取日抽查、月检查、重点督查的方式对全市停车场不间断进行督导检查,开放封闭的占道停车场30处,其中人行道临时占道停车场21处,路侧停车场9处。
市民如厕“更方便”
没有异味、没有损坏坑位、地板干净、洗手池整洁,卫生间被保洁人员打理得井井有条,如厕体验感可谓满分……在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北京中路街道上,门牌号为“直管0679”的是一座公共卫生间。“公共厕所是一项重要的市政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好、管理好公共厕所,努力打造令市民使用方便、舒心的如厕环境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城市管理局公厕科负责人表示。
乌鲁木齐市城市管理局开展了厕所革命工程。按照“市级统筹、区(县)落实”和“原有为主、新建为辅”原则,采取配建、回购、新建等方式,合理增设环卫公厕。推动便民警务站、宾馆(酒店)、金融机构网点厕所对外开放,有效提升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公厕运行监管,推进全市所有公厕免费对外开放,完善公厕标志标识,定期维护公厕各类设施,确保环卫公厕设施完好、干净整洁、应开尽开,为群众提供舒适体验。
截至7月底,60座环卫公厕建设计划目前均已完成选址和规划,正在开展立项等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各区(县)制定2021年60座环卫公厕建设计划,各区(县)已开工建设32座,剩余28座待开工。此外,完善了轮椅坡道和残疾人专用扶手等无障碍设施,在沿街道路醒目的位置新增1406个公厕指示牌。目前,全市公厕指示牌已达到4342个,保证了主次干道500米范围内就有一个公厕指示牌,强化了服务引导,方便市民就近如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