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漫步在龙南市城区,处处可见绿意盎然,景色宜人,这座“围屋之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每天清晨,住在金水社区柏果新区的廖大爷和老伴都会一起来到离家不远的廉江南岸公园锻炼身体。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河边翠绿的树木,老两口的心情格外舒畅。
龙南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强化高位调度。成立了指挥部,专项调度创园工作,列入年度高质量发展考评重点工作;宣传到位,先后在中央、省市等各大主流媒体刊登报道创建工作经验好做法,并在市电视台开设了创园活动新闻专栏等;举措到位,认真抓好拆墙透绿、立体增绿、借地造绿、见缝插绿等绿化工作,扎实推进单位庭院、居住小区绿化美化工作;投入到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积极拓宽绿化资金渠道,并向全社会发出“三认”倡议,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建管。
龙南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和保护城区山水自然资源,并形成了“两环两轴两翼四心”空间布局,打造“三江六岸”宜居生态城市格局,适当引进驯化外来树种;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划定城市绿线并对外公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绿化工程行政审批程序,加强公众监督;把城区绿化建设与水体景观和丘陵地貌相融合,并与传统客家文化元素相融合,设计上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民族传统与地方风格相结合,传统与现代园林造景手法相结合,建设了一批绿化精品公园,突出城市文化特色。
龙南市以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高标准建设了一批集休闲度假、娱乐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市民公园,如滨江公园、三江口公园、狮山公园等及一批小游园和街头绿地,并合理有效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等,将公园绿地建到居民家门口,让广大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共实施了城区25处“口袋公园”建设,总面积8.12公顷;新改建主次干道都设置了绿化带,开辟带状绿地,同时注重乔、灌、花、草的有机结合,已建成一批 “一街一景”绿化示范街,形成了以乡土适生树种为主干树种的景观道路,林荫路覆盖率达85.14%。先后完成了龙南大道绿化工程、迎宾大道景观提升工程和金塘大道改造工程等,形成了林荫型、景观型、生态型、休闲型等各具特色的多维立体道路绿化网络;扎实开展了“园林化单位”和“园林化小区”创评活动,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达标率50.61%;开展了第三次全市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对全市古树名木建档立卡,挂牌编号,落实管护责任;选取了东湖公园、濂江公园共计8处开放试点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制作了开放试点注意须知、帐篷区等标识牌等硬件设施,让市民能够“走得进,坐得下”,给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游园体验。同时,倡导市民游客文明共享,做到“无痕”游玩,对乱丢垃圾、毁坏植物、使用明火、违规遛狗等不文明行为有公园保安及时劝导。
龙南市高度重视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全面实施“清河行动”,并完成了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城区和龙头滩环境治理等项目,同时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集水蓄水等问题;充分挖掘历史资源,积极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工作,并在公园绿地建设中融入客家文化元素;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城市原生环境依然保留,既没有挖山填水、改变原有地势特征,也未毁林毁绿、破坏重要物种栖息环境,积极开展全市野生动植物清查、有害生物普查、本土重要景观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五年练就丹青手,满城风景入画来。现在的龙南,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