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资讯

储兰兰:打造国际化文化艺术品牌是开放创新重要任务

2021年06月13日 21:04:49

"新发展阶段深化开放创新,除了经济领域应加大开放力度,文化艺术领域的国际化也不可或缺,文化艺术产业繁荣发展应成为开放创新的重要任务。”储兰兰如是讲。这是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兰新剧团团长,储兰兰教授6月8日在岀席江苏省苏州市举办的开放创新专家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强调的。此次专家研讨会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和苏州工业园管委会联合主办。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谢伯阳,上海市社科联主席王战等及来自北京、上海等重要机构的著名专家,江苏省发改委领导,苏州市当地领导等出席研讨会及与研讨会相关活动。

储兰兰讲到,文化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开放应包含文化艺术的开放。从有600年历史的苏州昆曲的发展史看,昆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就是开放创新的过程。从世界上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而高雅精致的文化艺术,深刻地体现与表达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审美。希腊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有芭蕾、英国有莎士比亚戏剧,并以“雅乐”为傲。同样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戏曲艺术。我们的“雅乐”是昆曲,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中国人的音乐韵律、舞蹈精髓、文学诗性及心灵境界尽在昆曲之中得到表现。

图片1.png

储兰兰讲,苏州文化艺术底蕴深厚。苏州昆曲对中国戏剧艺术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康熙年间,各种地方声腔在各地蓬勃兴起,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调、二簧调,统谓之乱弹,即所谓“花部”,与“雅部”即昆山腔相对应。新兴的京剧渗透着大量的昆剧艺术元素。京剧从昆曲中继承了一批演出曲目,基本沿用了昆曲的行当和表演体系。1921年,昆剧传习所在苏州创立。昆曲传习所培养出来的传字辈艺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传承了昆曲艺术的薪火,延续了昆曲的历史。1956年,新编昆曲《十五贯》在北京的广和剧场上演,获得广泛好评。1982年,国家文化部提出了昆曲工作的八字方针即保护、继承、创新、发展。

储兰兰还从开放创新角度介绍了新京剧与昆曲的内在关系。在创新内容与形式上,“京昆不分家”,都秉承创新理念。“新京剧”源于京剧,又不同于京剧,“新京剧”在保留京剧西皮、二黄腔调韵味的基础上,大胆吸纳中外多种艺术元素和艺术表现手法,通过与现代艺术有机融合,对京剧表演程序的“四功五法”及行当加以改造创新,使其更加贴近时代,探索“新京剧”是一个不断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过程。

储兰兰讲,"新京剧“发展也是开放创新的产物。经历“四化”过程。一是创新化。"新京剧"的核心竞争力是独立创作,目前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作品上百部,创作主题既有传统京剧剧目的守正,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呈现出领域多元、内容丰富等特点。二是国际化。"新京剧”多次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十几个国家进行过专场演出,储兰兰也数次登上哈佛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全球名校讲台介绍"新京剧“。被海外观众誉为新的中国文化艺术符号。三是普及化。目前全国已普及至五六十多所中小学校,通过进校园、进课堂、校内外培训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学习了解“新京剧”,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四是产业化。推动文化艺术与资本融合,"新京剧”在艺术市场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储兰兰讲,戏曲文化艺术开放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人才问题,人才的培养是戏曲发展的关键,听不懂、节奏慢、学不会是现在年轻人不易接受戏曲传统艺术的主要原因。戏曲的繁荣振兴,解决戏曲人才问题是当务之急。破解戏曲人才流失的关键在于戏曲文化进课堂和加强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戏曲产业化问题。从“新京剧”发展实践看,戏曲艺术要可持续发展,不但更好地传承,而且更好地繁荣发展,都需要产业化支撑。近年来,"新京剧"已在产业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2018年开始,在浙江余姚建设“新京剧丝路新动能创新基地”,这是中国云城·云产业总部基地的标杆项目之一,推动了“演研产学”一体化模式的创新与发展。2020年开始在海南省用“文化+艺术+科技+金融”的“四加”产文融合模式建设自贸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基地,首先在海南大学开设“新京剧”名师工作坊。但文化艺术产业化还面临重重困难,资本对文化艺术的认知还亟待提高。

储兰兰在发言中还提出在苏州设立国际化的中国艺术研究中心、昆曲艺术对外传播中心的设想,助力苏州文化艺术特别是昆曲艺术的国际化传播,引起与会嘉宾的浓厚兴趣。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刘天瑞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