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已列入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数字人民币试点已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结合近期对试点情况的深入调研,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建议,在下一步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中,应坚持“场景导向”“创新导向”“实效导向”。
巩富文表示,首先,应坚持“场景导向”。
一是应加大数字人民币政府场景开放力度。实现数字人民币政府端场景应用是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的关键内容,是对数字人民币法定货币本质属性和无限法偿性的官方明确肯定,对普及公众认知、促进企业认可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引领作用;试点过程中,受一些政府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及管理政策限制,公众关心的公共服务类场景开放不够,试点场景推进较难,影响了试点工作的整体效果;建议面向数字人民币试点机构积极开放政府场景,加大社保、住房公积金、税费等政府缴费平台和交通、医院、水电气暖等民生服务窗口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政策支持。
二是应加快数字人民币高频场景建设速度。拓展数字人民币高频场景是加快试点推进的重点内容,是积聚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势能、潜在交易动能,实现数字人民币数字经济赋能的重要支撑;将数字人民币特色优势与连锁商超、生活街区等高频场景支付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快高频场景建设和拓展速度,营造数字人民币交互的浓厚氛围,为促进公众频繁接触了解并提升数字人民币使用意愿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应丰富数字人民币特色场景应用维度。数字人民币具有“支付即结算”“账户松耦合”“可控匿名”“支持双离线”“可编程性”等特有优势;应充分发挥试点机构引领作用,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有序吸纳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市场主体参与到丰富数字人民币特色场景的维度中来;在提升效率维度方面,探索政府专项资金监管、企业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智能合约”应用特色场景;在促进公平维度方面,探索服务“三农”、弥合弱势群体“数字鸿沟”等方面的硬件钱包特色场景;在应急管理维度方面,探索“双离线”支付特色场景等。
其次,应坚持“创新导向”。
一是加快金融普惠创新。应立足数字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普适性,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和适老化服务的应用需求,借助数字人民币的特有优势,充分激发其在金融普惠方面的潜力,助力解决“三农”领域和老年人群体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快实现数字人民币在特殊领域和群体的普及。
二是稳步探索跨境应用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将是必然趋势;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创新应未雨绸缪,建议立足“一带一路”在中欧班列“长安号”上开展闭环式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探索有效路径。
再次,应坚持“实效导向”。
一是应坚持“量”“质”结合。目前,数字人民币钱包、落地场景等数量指标远超试点预期,但与公众实际感受存在较大差距;多数试点机构受“抢市场”“重考核”思想主导,造成场景开发中普遍存在“重城市轻农村”“避难就易”的问题,将主要力量集中在城市场景和易推广人群,而在农村地区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应用场景的研究、设计和开发上,投入力量相对偏少,取得实质性突破较少;应坚决摒弃重量不重质的思想,杜绝任务摊派、过度营销等推广模式,做到用户、场景、交易协调增长。
二是应重视宣传普及。数字人民币属于新生事物,由于前期的保密管理要求,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背景、概念定义、使用方式、试点情况等知之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效果;在今年试点推进提速的背景下,应重视数字人民币宣传普及,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社会公众广泛普及数字人民币知识,提高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让数字人民币落地场景真正用起来、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