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当然知道文明祭扫的意义,但若将传统的祭祀习俗一扫而空,难免让人感到不适。
▲2023年4月5日,祭扫市民手持鲜花与水果来到八宝山人民公墓扫墓,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4月5日是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纷纷祭祖扫墓、寄托哀思的时节。各地也纷纷发出了文明祭扫的倡议,鼓励人们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绿色的祭扫氛围。
但也有些地方在措施上过于严厉,有一刀切的嫌疑。据大河报报道,黑龙江哈尔滨下发通知,要求坚决禁止焚烧冥纸冥币现象发生,并提出“让冥纸冥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辽宁省营口市也“全面禁止在公墓、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等场所焚烧冥纸冥币、纸扎实物等祭祀用品”。而据九派新闻报道,在浙江长兴县,则有殡仪店因放置锡箔元宝被行政处罚,理由是属封建迷信殡葬用品。
这些措施在网上引发相当争议。平心而论,公众当然知道文明祭扫的意义,但若将传统的祭祀习俗一扫而空,措施的幅度过大,难免让人感到不适。
祭扫时使用纸币、纸钱,其实是个传承千余年的传统。即便在当代被视作“不文明”,但无可否认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见惯的一种仪式,至今依然被很多人视为一种情感寄托。
当然,大家都能理解很多地方禁止燃烧纸币、纸钱等初衷,焚烧确实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在建筑密集的地区也容易带来火灾隐患。
因此,在环保意识、防火意识高涨的当代,传统的祭扫行为遭遇了挑战。各地倡导文明绿色祭扫是值得肯定的,生活在现代,人们也理所应当有符合现代要求的习惯。
不过,也要考虑到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生活环境、认知习惯差异巨大,祭扫行为不太容易在短时间内调整成统一的模式。文明水位的提升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长时间春风化雨的熏陶,而突然的一刀切,可能会让一些民众手足无措,也会伤害他们的情感。
更关键的是,目前法律法规对文明祭扫的基调还是倡导、鼓励,尚未形成禁止性规定。比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鼓励和倡导文明、绿色祭祀。“鼓励”和“倡导”,依然是当前的主旋律。
法无禁止即可为,各地如果措施过于刚性,甚至上升到动辄处罚从业人员的地步,难免有越界之嫌,相关规定的法律基础也会显得薄弱。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相关部门在倡导方面应该“无所作为”,相反,在细化管理方面可以发力的地方不少。比如各地可以划定区域,避开风险点,降低火灾隐患;可以在公墓等祭祀场所提供鲜花等,给人们多一种选择;建设推广网络祭祀平台,让人们远程祭扫更加便利等等。
确实有地方在做新的尝试。近日,北京石景山城管在老山骨灰堂设立“冥币换鲜花”宣传台,向前来祭扫的市民赠送鲜花,以引导广大市民文明祭扫,用更清朗、更生态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相比于单纯禁与罚,相信这种柔性的措施,更能得到人们的支持,且理性地引导、周到的服务也更考验精细化管理的功力,更能产生长远的效果。
其实也不妨将心比心地想一想,既然希望民众做到“文明”,那么促成这种文明的手段也应当“文明”。如何文明祭扫的观念深入人心,内化成人们的行动自觉,这也是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考题。
应该再次强调,在今天我们还是要倡导文明绿色低碳祭扫,慎终追远、寄托哀思,这些意蕴内涵千百年不变。但具体的仪式,我们不妨选择更符合现代生活、现代价值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