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北京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基本贯通,实际日处理能力超2万吨

2023年05月26日 13:26:47 新京报 王景曦

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每年的生活垃圾产量以“亿吨”来计算。据住建部统计,2020年、2021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量约为2.4亿吨、2.5亿吨,且呈增加趋势。

截至今年5月,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有三年。三年来,北京市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全品类、全链条、全覆盖原则,推动近1.6万个居住小区(村)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各品类垃圾收运处理全链条基本贯通。

在社区、商业街、公园,垃圾分类如何融入到城市运转中?目前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还存在哪些难点?

扔垃圾换礼品,小区垃圾正确分出率不断提高

朝阳区石佛营东里社区128号院,生活垃圾分类驿站被设置在树下。驿站有两个功能区,左边的玻璃门干净透亮,可以看到房间里有白色的洗手池;右边是灰、绿、蓝、红四色垃圾桶,需要在旁边的电子屏幕上扫码打开。

“有了洗手池很方便,大伙儿扔完厨余垃圾,可以来这儿洗洗手。”智能桶站值守人员海三凤介绍,驿站左边有供值守人员休息的空间,配有空调、桌椅、饮水机,她从新版《条例》实施开始,就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中,到现在已有三年。

海三凤是一号楼楼长,被人亲切地称为“海姥姥”。她和居民关系熟稔,平日敢说敢言,遇到分得不好的耐心劝导,遇到不配合的就自己动手分解,甚至上门劝导。在海三凤等居民的带动下,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热情越来越高。

除了居民自己上心,生活垃圾分类驿站的“智能”也能发挥效用。朝阳区城管委固体废弃物管理科科长李树茂介绍,128号院的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属于智能桶站,小区90%以上的居民注册成为了智能桶站的用户,每天通过手机扫码、刷卡等方式分类投放垃圾,“现在正确分出率超过90%,基本实现了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居民的分类习惯也在逐渐养成。”李树茂说。

智能桶站能够引导居民定时投放垃圾,并实时称重,计入用户积分。李树茂介绍,智能桶站需要实名投放,这样既便于统计积分,给居民兑换小礼物,又可以起到规范垃圾分类的作用,“如果有哪户分类不准,社区会进行入户回访,提醒居民或入户指导。”

海三凤说,她通过在智能桶站投放垃圾,用积分兑换过洗发液、书包等礼品,“基本上一个月兑换一次,就算扔的垃圾量不大,也有个参与奖,最近发的参与奖是垃圾袋。”

除了智能桶站,石佛营东里社区也有普通的四分类桶站。在131号院,老党员们带头去桶站值守,周末也有一些家长带着小朋友一起参与桶站值守。社区用多种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目前垃圾分类的效果很好,垃圾正确分出率不断提高。

定时定点投放等仍存难点,基层工作者集思广益

然而,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三年中,各社区也会遇到各种问题。顺义区后沙峪江山赋社区流动人口多,社区书记亓伟伟表示,平时居民和社区交流不多,“平时举办各种活动,居民和志愿者的参与度不高,这也给垃圾分类的推行带来了难度。”

在近日北京市城管委举办的基层赋能现场观摩交流分享会上,朝阳区石佛营东里社区书记崔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社区要借助契机和居民增进联系,这个契机就是居民真正关切的事情,社区把这些事做好了,自然就加深了和居民的联系。同时,我们可以给居民搭好平台,比如一些退休干部、老党员,都非常有号召力,愿意为社区工作出力,在我们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中,老党员都积极行动,带动大家参与进来,后续的工作自然也容易展开了。”

昌平区霍家营社区是回迁小区,流动人口有3500户,“可能有些居民住了半年,垃圾分类习惯养成了,就要搬走了,新来的居民还没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社区副书记王云环说,针对这种情况,社区要求新住户在入住时签署垃圾分类承诺书,告诉新住户如何定时定点投放,把细则跟新住户解释清楚。

目前,仍有不少居民觉得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不太方便,如何与居民做好协商、提高垃圾分类参与度,是不少社区面临的课题。

海淀区观澜国际小区物业经理周丽丽介绍,在实施垃圾分类初期,他们主动和社区居委会联系,由物业、社区居委会党组、业主代表共同商讨撤桶并站的方式。“一开始大家意见并不统一,后来有楼长征求各个楼居民的意见,汇总到我们这里,最后确定设3个24小时投放点、5个临时投放点。在这期间,物业要去跟业主沟通,因为桶站后期的管理、维护要靠物业,而且我们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居民在试用期内觉得可以,桶站的位置就固定下来了。”

“有一点很重要,垃圾分类一定不是独立的工作,要把所有的社区工作串联起来做。”崔晶说,如果居委会和物业能在平时把居民的各种问题解决好,那么居民也会更加支持基层工作。

生活垃圾实际处理能力2.5万吨/天,基本满足需求

在北京的美食聚集地和潮流商圈,垃圾分类工作也正有序进行。

北京簋街,每家餐厅都配有油水分离器,可以将带有湿汤的厨余垃圾进行干湿、油水分离。在餐厅里,服务员可推着垃圾分类车,直接把餐桌上的垃圾分类收走。另外,簋街商会组织检查小组,要求服务员必须提醒顾客适量点菜,倡导全街区不收打包盒的费用,鼓励客人打包剩菜,这一做法从源头减少了厨余垃圾的数量。

在望京小街,存放厨余垃圾的冷库能放入100多个垃圾桶;在三里屯太古里,物业给商户发了垃圾投放卡,智能设备自动上传数据,从源头精细管理垃圾分类。

2022年,北京市园林绿化部门在全市上千家公园统一了垃圾分类标准,规范硬件设施,组织文化科普活动,倡导“无痕游园”,提高垃圾分类水平。在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园林废弃物被用来造景;在北京国际鲜花港,垃圾清运实现了网格化管理;通州区部分公园设置了智能垃圾桶,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在前端,智能垃圾桶感应开门避免了味道外溢,摄像头监控避免混投,智能语音交互指导分类,居民的垃圾分类习惯正逐步养成;在中端,有专业队伍将分类好的垃圾运输处理;在后端,北京现有焚烧、生化、填埋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34座,实际处理能力每天2.5万吨,能够基本满足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记者在北京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三年来,北京市改造建设固定桶站6.35万个,建成分类驿站2095座,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805座,涂装垃圾运输车辆4274台。垃圾分类体系更完善,居民体验更方便。

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田心悦

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北京分类民生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