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规划

《大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发布

2024年04月17日 16:56:55

1.jpg

4月17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校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大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10周年记》。

2024年正值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10周年,本书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仅深入剖析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进展与成效,对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发展、生态协同发展这三大需率先突破的领域以及协同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这两个重点领域的进展与成效也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

该书提到,2014 年 2 月 26 日讲话掀开了京津冀三地发展新的历史篇章。这一阶段整体处于开局阶段,中央战略部署逐渐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等重磅文件陆续推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不断清晰明确,一批京津冀协同的大工程、大项目全面铺开,产业、生态、公共服务、交通等协同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协同发展的大框架基本落成。

研究发现,10年来,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重要进展,北京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受理业务2.5万件;有序退出4000余家一般制造业企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核心区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稳步下降。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及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北京形成航空双枢纽格局,京津冀“双核、两翼、多节点”机场群布局完成;天津港初步建成国际一流枢纽港口,津冀港口群货物年吞吐量已超18亿吨。生态联防联控成果显著,空气质量实现“逆风翻盘”,2023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较2014年下降近6成,区域内已无城市上榜“中国空气最差十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持续优化,京津水源上游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实现全覆盖。产业协同发展成效显著,“2+4+N”产业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平台不断完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五群六链五廊”产业协同发展新图景发布,为未来三地产业合作指明了方向。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建立起“(1+1+N)×2”工作机制,打造出技术研发、产业培育、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硕果累累,北京援建雄安新区的“三校一院”项目已投入运营,京津冀区域异地就医实现“免备案”,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区域拓展至京津冀全域,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越来越多地触及一些重大利益调整和深层次矛盾,京津冀三地以破难题、抓落实为重点,向改革创新要动力探索更高层次的协同发展,促进京津冀地区空间结构进一步清晰,首都“一核两翼”的空间格局开始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速发力,“蓝天下的京津冀”携手并肩,“科技创新链条上的京津冀”深入探索,更加紧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同心同向同力加速构建。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新征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更丰富内涵,加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亟需从全局高度和长远目标考虑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未来京津冀将携手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新图景,不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责任编辑:刘欣蕊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京津冀一体化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