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发布:探索京津冀“产创飞地”发展路径

2024年07月15日 12:04:29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张阿嫱 实习记者严尉伦

7月13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下称《报告》)。

《报告》指出,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体现在动力、结构、空间及效能四个层面:动力层面,以北京为引领推动协同创新以实现科技创新,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助力制度创新;结构层面,借势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津冀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空间层面,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集群与产业走廊建设,优化京津冀产业空间布局;效能层面,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北京科技创新成果在津冀落地转化与规模化生产,从整体上提升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效能。此外《报告》还特别提到,要借鉴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探索京津冀“产创飞地”发展路径。

image.png

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在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方面,报告提出五点建议:

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重要契机,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化发展。充分发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津冀科技创新优势力量,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强化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创新链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灵活的创新要素共享模式,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打造数字化线上服务平台,支持创新资源在线匹配、产业链虚拟整合,赋能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鼓励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加大对重大产业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聚焦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攻关及其产业化,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

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为抓手,提升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协作水平。加快“中关村”等优势科技园区面向京津冀布局,打造更多的“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建设和管理。

借鉴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

《报告》还提出,要借鉴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探索京津冀“产创飞地”发展路径。

具体来说,可以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创新岛、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等成功建设和运行经验,布局“研发在京,产业在津冀”的双向飞地。

一方面,北京要依靠津冀既有的产业基础,在环京地区建设产业飞地。北京要做好前期考察工作,初步形成飞地产业调整目录;由地方政府牵头,挖掘拥有充裕土地指标、成熟载体资源、社会保障事务运营能力成熟的环京县城,科学判断并将其与目录对比,与“飞出地”政府围绕二者交集产业和领域协商建设产业飞地试点。

另一方面,津冀要依靠北京的招商环境和创新要素优势,在京建设反向飞地。津冀通过租赁北京存量楼宇,有选择性地引入具有内生性增长动能的、与自身产业具有强关联性的创新企业,吸纳先进技术并壮大自身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的局部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增长极效应,从而形成对本地化、特色化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此外,还可以建立技术创新研发中心,以产业链契合为切入点,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利用北京人才、技术、共享科研设备等创新资源,加强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的创新创业生态链条。

加快建设制造业创新政策体系

为促进京津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要完善跨区域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通过制定制造业技术转移相关法规、设立技术转移专项基金、明确收益分配原则,建立制造业技术转移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创新收益共享机制,促进跨区域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

建立创新扩散支持体系,增强北京创新扩散能力和津冀承接能力。北京应完善创新扩散服务支持体系,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高端制造业高地和科技创新辐射源头,将“中关村”等优势科技园区面向京津冀布局,在区域内移植其制造业创新模式及成果,促进辐射客体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带动和引领津冀制造业创新发展,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复杂度和高附加值转变。津冀应借助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契机,主动增强与北京的产业联系,积极培育壮大与北京创新优势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提升承接北京制造业创新要素的能力,促进创新研发资源转化为制造业发展优势,通过缩小与北京的技术势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加强区域内制造业创新合作。建立制造业科技项目库、成果库、人才库等信息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加大对京津冀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开发研究的支持力度,定期举办三地制造业创新中心交流会,加快形成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资源共享平台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围绕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通过高精尖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促进制造业高端转型升级。

此外,《报告》还提出优化区域内服务业发展环境,协同联动提升产业融合效率;加快推动津冀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共促区域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等建议。

责任编辑:乔妙妙
  • 京津冀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