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资讯

罗丹:用绘画的方式,建构自我与集体认知的叙述空间

2024年08月02日 15:49:48 “ArtDepot艺术仓库”微信公众号

绘画内容与方式,透着童年回忆的底色

图片

罗丹,80后艺术家,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与发展,恰好与个人成长轨迹重合。伤痕美术、乡土艺术、思想解放、85美术新潮…等等中国当代艺术史中被特别记载的重要阶段性事件,对于罗丹而言,是自然而然亲历的成长体验。在罗丹记忆里,那些现在已经成名成家的叔叔前辈们,他们的画室,工作室,窄小的单身小宿舍……记忆中的川美校园,像一个自成体系的乌托邦。

图片

在罗丹的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的大门、墙壁、甚至家具上,都布满了他的涂鸦绘画,从小他便觉得“绘画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而对于他所显露出的兴趣,同样作为艺术家的父亲罗中立并没有反对或者压抑,甚至常常陪伴幼时的罗丹一起涂抹。

来自这份童年涂鸦感受的记忆,体现在了罗丹当下的创作中,特别是近年更具抽象与绘画感的作品,那些自由而在控制之中的笔触、拖动的颜料肌理与流淌的颜色,与背景中所使用的印刷质地、平滑喷漆不论从质感上,还是形态内容上都构成了特殊的对比,也使得这些绘画感的字符与图示在其中更被突显,给予了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图片

罗丹从幼儿园开始了小提琴的学习。到了小学,罗中立每天骑着摩托车,经过每天近40分钟的车程,送罗丹到老师家学习钢琴,练完两个小时,再将罗丹接回家……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五年级。

罗丹坦言,对音乐还是有一些很特殊的感情烙印,这些记忆经过岁月润色与成年人视角的回看,便拥有了更高的可读性。甚至可以说,这些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至今的创作。罗丹说:“人还是会不由自主地选择,或者亲近一些与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影响或者有交叉的东西,绘画只是这种影响表现最直观的形式之一。”

不是情感的抒发者,而是时代的记录者

图片

对于绘画,罗丹认为每个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故事,不同的艺术形式,也是不同的讲故事的方式。在罗丹的作品中,特别是早期创作,能够看到纯度颇高的色彩与强烈的荧光感,不同颜色的光线充当了分割画面的角色,使光成为了色块的统治者,建构了充满律动与空间感的图像。

罗丹成年于在川美进行本科学习的阶段,抑或说他的个人创作风格的成型时期,恰逢千玺年后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这让他的画面记录了精彩的个体生命与青春记忆,对于罗丹而言,这是万分真实的生命体验,也是彼时时代与环境显像化的表达。

大学时的罗丹,早已不是幼时被迫练琴的顽皮少年。他对音乐,特别是摇滚乐,显露出了颇为浓厚的兴趣。他说:“做了很多乱七八糟、不务正业、非绘画的‘事务性工作’”。罗丹的大学生涯,开始于2000年,在那个代表着“新世纪”的年度,中国获得申奥资格、即将加入WTO、互联网用户成倍增长、中国电影频获国际大奖,包括当代艺术市场,也被认为在2000年开始了第一次的快速发展。

图片

而新时代,在来自艺术与音乐的滋养与熏陶中,罗丹也获得了崭新的、具有表演感受的,或者说沉浸式的关于音乐的记忆,与对艺术创作的强烈灵感与冲动——青春本就具有的生命活力与能量,加之缤纷绚烂的时代氛围,罗丹画面中的形象似乎都迸发着无限的生机。那些跃动的身体,极力拉伸与展开的姿态,以及无所顾忌的奋力呐喊与表达,不仅展现出了个体对于青春与生命力的记忆,更表现出了集体性的具有时代表征的舒然、张扬与饱满浓烈的情绪色彩。

就如罗丹本人所说:“青春本身就会包含一种原始的冲动,甚至不需要明确的立场或者说太过沉重的思考,因为你那个时候就生活在那种情境里,创作意味着的,更多是一种绘画的状态,一种表达和宣泄的方式,这是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映证,我觉的这也是我(和上一辈艺术家)创作不太一样的一个地方”。

用绘画的方式,建构自我与集体认知的叙述空间

图片

在艺术史学者巫鸿的著述《重屏》中,那些中国古代艺术史里通过屏风或是窗景引出的图像,不仅完成了空间的延伸与拓展,也在彼时的文化语境中以山水、对弈、赋诗的内容,传递出了古代文仕的精神追求。而在罗丹的个人创作历程里,从一开始使用纯度颇高的色彩解构图像,到尝试不同的材料,从木板、亚克力再到金属甚至镜面。罗丹沉浸于对异度空间的建构,无论是镜像还是画面中空间的套叠。他不断地在创作中作出尝试。“我觉得那是一个通过色彩组建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囊括过去、现在、未来不同时间维度的自我与客体,是很玄妙并且吸引人的空间预设,并且这个预设里还带有很强的东方文化意味。”

图片

而对敦煌壁画的借鉴,对于时常出国交换、参加交流展的罗丹来说,则更多代表了一种对于民族的集体认知。在罗丹早期的作品中,也不难看见代表中国文化的脸谱、青花或是龙凤纹样等等元素。“我认为我的作品不应该只是我个人的内容,而是要有更多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你在消化传统,但东西方文化又很真实地在你身上发生碰撞。”所以在罗丹的绘画中,意大利语涂鸦、美式街舞的跃动身姿与中式传统符号,这些在集体性的文明中被孕育出的图像,经过艺术家的再创造,在画面被建构的空间中得以被整体地展现。

图片

钢板综合绘画

图片

钢板综合绘画

策展人、美术评论家冯博一在《罗丹推荐辞》中写到:

“从中可以看出罗丹的用意是把画面中的一 个关键性的行为形象同时赋予了内容和形式方面的最大效果。换句话来说,广告、波普化的色彩和结构语言,相对充分地强化了他在这种形象当中寻求到的对现实某种新的判断和诠释。”

策展人、批评家王春辰在评价罗丹的创作时,在文章《生命力的激越——评罗丹的绘画与时代认同》中提到:“绘画的新与旧或新趋势与否,在于它是否深入到心灵世界的生命本质中,它可以体现为多种问题意识的表征,绘画的镜像功用即是当代绘画要深究的课题之一。画家能够介入到它的镜像功用中,就是这种新的绘画趋势,也是切入自我存在的当下性与时代性的认同中。”

策展人、批评家段君,在文章《存在的感知——罗丹的作品》中写到:“生存的真理只有通过彻底地把生存表现为此时此刻的瞬间,才能让自身浮现, 罗丹找到了这种极端,通过摇滚让生命的爆发与事后的虚空达成妥协, 此时此刻才对当代人变得可视可见。”


责任编辑:乔妙妙

罗丹艺术文化美术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