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丝路之源 美好石泉”第五届石泉鎏金铜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多功能厅举行。国内蚕桑专家、旅游专家、文化学者、石泉县文旅行业从业者齐聚西安,以金蚕为媒、以金蚕结缘,进一步传承弘扬鎏金铜蚕文化,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蓄积高质量发展动能。
石泉县人民政府县长梁鸿,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朱铭分别致辞,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陈莲宣布第五届鎏金铜蚕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启幕。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发源地,早在西汉时期,石泉就已是“桑柘遍地、丝帛盈市”的中国蚕桑之乡。1984年,一枚鎏金铜蚕在陕西安康石泉县池河镇横空出世,随即蜚声中外,惊艳世界。1985年起,这枚铜蚕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如今,随着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正式开放,这枚铜蚕又在这里“安家”,向广大游客展示。
朱铭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围绕“鎏金铜蚕”这件珍贵馆藏,开展了对“汉代文明、汉长安在古丝绸之路起点的地位和影响”以及“西汉关中的蚕桑业发展”等课题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今后,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一如既往支持石泉“鎏金铜蚕”文化品牌的打造,深度协同,提供科研支撑、挖掘文化内涵、激发IP价值,做大品牌效应。让国宝“鎏金铜蚕”在新时代创新驱动的大潮中熠熠生辉,成为石泉实现小金蚕大产业历史性蜕变的金色名片。
会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新,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工作部主任杨效俊,陕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研学旅行分会会长杨蓉分别以《丝路之源 魅力石泉 重新认识丝绸之路》《鎏金铜蚕见证丝路起点的地位和影响》《发展鎏金铜蚕文化研学的前景与方向》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王建新指出,在汉代的文化遗存中,出现了鎏金铜蚕的形象,表现了当时丝绸生产发达、丝绸贸易兴盛历史场景。目前有多地发现了汉代的鎏金铜蚕,但石泉出土的汉代鎏金铜蚕出土地明确,保存的最完好。丝绸之路是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长安是丝绸之路最早的东方起点。我们需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和商贸活动,让我们生产的特色商品丰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物资生活。
杨效俊表示,1984年陕西安康石泉县前池河出土、现藏陕西史博物馆的鎏金铜蚕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以及丝路起点——汉长安的壮丽。丝绸贸易是丝绸之路贸易中最具典型的贸易模式,丝绸是最早输出中国的商品之一,是西方市场长期需求的重要商品。以长安为代表的汉代文明展示了东方文明发展水平,形成了中国文明开放包容的特性。
杨蓉认为,文化研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将鎏金铜蚕与中小学研学相结合,将有助于孩子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也有利于为桑蚕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交流分享环节,历史文化学者、畅销书作家高宇,石泉县供销社主任温泉,石泉研学产业带动代表人郑少云,圣桑集团副总经理王安社分别围绕《故事与城市—石泉的故事如何去讲》《石泉桑蚕产业发展特色优势》《我在家乡石泉,研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一粒桑葚如何成为国宴饮料,在我眼中的石泉蚕桑产业》,探讨石泉鎏金铜蚕文物、蚕桑基地建设基础,如何从产业、历史、文化、实践上活化文物旅游和蚕桑研学产品,如何以文化赋能、产业赋能、产品赋能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为石泉县农文旅三产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石泉县对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和全域研学产品进行了推介,发布了鎏金铜蚕文创产品。石泉县文旅广电局与相关合作单位进行了现场签约,将围绕研学旅游、休闲度假、民宿等领域开展合作,助力石泉全域旅游发展。
梁鸿表示,近年来,石泉县依托中国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联合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文物发掘、遗址考察和文化研究等活动,深入挖掘鎏金铜蚕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建成“金蚕之乡”展览馆和金蚕文化公园,出版《鎏金铜蚕》文化专刊,举办5届鎏金铜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丝路起点在长安、丝路之源在石泉”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据介绍,作为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石泉县桑园面积稳定在7.6万亩,年养蚕7.3万张,实现蚕桑总产值20亿元,“石泉茧丝”“石泉蚕桑茧”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泉蚕丝”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已经打造形成了养蚕缫丝、捻丝织绸、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蚕桑产业成为保护生态发展的“绿色银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目前,石泉县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5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国家级和省级旅游镇村16个,研发蚕桑产品30余种、文创产品80余种,文物文化的“活”有效激发了旅游消费的“热”,1-8月全县游客接待人次及出游花费同比增长5.4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