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频道稿件中心

抢手的“爸爸”

2024年10月14日 20:09:09 来源:铜川日报 作者:张华 袁欣 郗海琴

“轰隆隆”,窗外雷声大作,大雨来了,周末在家看电视的王顺坐不住了。

“喂,雷雷爸,下大雨了,我开车把娃送回去吧……”“我正愁咋接娃呢,太感谢王老师了。”因妻子残疾,自己在工地干活走不开的雷雷爸连声道谢。

雷雷是王顺关爱的第302个困境儿童。

19年的时间跨度,从引导服刑人员子女大成,让他的生活回归正轨,到为靠奶奶独自抚养的涛涛联系公益兴趣班,把时间和关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这些缺爱的孩子身上,已成为铜川阳光中学教师王顺的习惯。

2008年的一天,在请校内困境儿童吃火锅时,一名学生脱口而出:“王老师就像爸爸一样,总是操心和张罗我们的事情。”从此,“老师爸爸”的称呼便传开了。

“老师爸爸”,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责任。

6900多个日夜,有了王顺爸爸般的关怀,那些困境儿童的苦涩生活中多了甘甜和阳光。

“顺哥对我来说亦兄亦父”

2006年的那次偶遇,让王顺至今难以忘怀。

深秋,一个穿着短裤的孩子,蓬头垢面地瑟缩在网吧的椅子上睡觉,地上扔着破烂的课本。本该上学的孩子却在网吧睡觉,这让当老师的王顺既心疼又着急。

和他玩同款游戏,是王顺想到接近大成的最好办法。作为老师他非常清楚,这类孩子很敏感,对不熟悉的人警惕性极高。

“你也玩这个游戏,咱一块组队玩?”“好!”

熟悉后,王顺得知大成的爸爸在监狱服刑,他从小就在爸爸的拳头下长大,后来,妈妈改嫁到外地,他便跟姥姥、姥爷一块生活。没父母管教的他,逐渐学会了打架、抽烟、逃学、偷盗等,彻底成了人们眼中的“坏孩子”。提起大成,熟悉的人都会摇头:“这娃没救了,长大就是进监狱的料!”

王顺却认为,娃犯错不怕,只要用爱和善去引导,总会迷途知返的。一次,两人聊天,王顺问:“你爸爸回来了怎么办?”大成浑身一哆嗦,脱口而出:“我把门锁上,不让他进来。”突然又满脸迷茫地问:“他从窗子里进来怎么办?”“你瞧,大成分明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哪有那么坏。”王顺回忆道。

“顺哥,在我心里就是亲哥。”32岁的大成回忆,“当年他请我吃饭,带我理发,给我搓澡,从来没人对我这么好过,我愿意听他的话。”那时,王顺劝大成:“你还小,要好好学习,不要跟人打架了。”大成最终离开网吧,回归了正常的生活。那些年,只要得知大成生活困难,王顺就会偷偷给他塞些钱。

“顺哥对我来说亦兄亦父。”大成说,“没有顺哥对我掏心掏肺的好,就没有今天的我。”如今,大成脚踏实地,用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小时候的“坏孩子”大成,现在走到街上会主动去扶摔倒的老人,会给乞讨的人塞点钱。少年时期,王顺在大成心中种下的真与善,如今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开始温暖世界了。

王顺的话——

为什么要为素不相识的困境儿童付出这么多?

“是爱的传递!”2005年,我遭遇严重车祸,命悬一线,后被路过的好心人合力送去医院。在那段与死神搏斗的日子里,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家乡的父老乡亲救了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要将这份温暖和爱传递下去!”

你知道困境儿童最缺啥?是温暖和关爱!我是个老师,看到孩子们伤心、委屈的眼泪,我没法儿坐视不管!我走到哪,就得帮到哪,能帮多少是多少!

“我想有个这样的爸爸”

2023年7月18日,9岁的楠楠突然对妈妈说:“我想有个像王老师这样的爸爸。”弟弟华华马上附和:“我也想有个这样的爸爸。”小兄弟俩的话让妈妈眼泪瞬间涌了上来,有伤感但更多的是感动。

爸爸去世时,楠楠才3岁,华华还在妈妈肚子里。由于父爱的缺失,楠楠忒“静”,一整天都说不了一句话,妈妈一度怀疑他有自闭症。华华忒“闹”,刚上一年级,就天天被老师找家长。面对这两个“不省心”的儿子,妈妈只能在夜深人静时抹眼泪。

王顺了解到兄弟俩的情况后,就牵挂上了他们。暑期,他张罗着帮楠楠报公益美术兴趣班;上学了,他专程去华华班主任那了解孩子的情况;兄弟俩有人生病时,他就全程陪同看病;周末了,他领着兄弟俩去吃饭、玩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在楠楠妈忙得不可开交时,他就主动把俩孩子接到家里照看,这一管就是3年。

在王顺父亲般的关爱下,楠楠变化很大,他开始主动和人交流,华华也听话了很多,知道体谅妈妈了。“我最难的时候,王老师拉了我一把。只要是他组织的公益活动,我随叫随到,能帮助更多的娃,让我干啥都行!”楠楠妈说。

王顺的话——

没爸的孩子缺少安全感,性格敏感脆弱,需要人长期引导和陪伴。对于这兄弟俩我能做的不多,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弥补他们生命中的缺失,希望我的陪伴能让兄弟俩健康成长。我会陪着他们,尽可能给他们父亲般的照顾,让他们学会如何当个男子汉、学会坚强,能够从容面对坎坷和挫折。幸运的是,一个人的坚持已经变成一群人的坚守。

“小王是老师也像爸爸”

7月19日下午6点,7岁的涛涛在奶奶的陪伴下去上公益篮球课。铜川阳光志愿服务队队员贾剑得知涛涛父亲早逝、母亲出走的情况后,不仅为涛涛免费培训,还送给他崭新的球衣和篮球。谈及初衷,贾剑告诉记者:“我是受了王老师的影响,这些恓惶娃我能帮一个是一个,人多力量大。”

孙子能上免费的兴趣班,涛涛奶奶满是感激:“往年看别人家娃去上兴趣班,我心里既着急又愧疚。今年在服务队的帮助下,我们涛涛上午学书法,下午学篮球。对娃来说,小王是老师也像爸爸。”

王顺时刻关注着校内的困境儿童,他既是这些孩子的老师,又热忱付出“爸爸”般的关爱。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他带着孩子们理发、洗澡、吃羊肉泡来放松身心改善生活,深入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他带着孩子们去博物馆、科技馆、牡丹园等地研学,增长见识;带着孩子们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知爱、懂爱、传递爱。

为了让更多困境儿童得到帮助,2022年年底,王顺组建了铜川阳光志愿服务队,如今已发展壮大到200余人,成了铜川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阳光志愿服务队利用寒暑假为我市困境儿童开展公益兴趣培训活动4期,累计受益儿童120余人次,为困境儿童家庭免除学习费用近15万元。

王顺的话——

作为一名老师,我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们,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从家长把娃托付给我的那一刻,我肩上的担子一直是沉甸甸的。当老师是个良心活,我怕尽不到心把娃耽误了;孩子们叫“爸爸”时我总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一声“爸爸”背后可能会有个需要帮助的家庭,有个心酸的童年。我想尽己所能让这一株株小草在爱的浇灌下长成参天大树,并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200人,2000人呢,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我爸爸去哪儿了”

看到王顺平日里忙教学,课后和周末忙公益,在铜川市第一中学当英语教师的妻子裴培担心地说:“他每天都忙得很,我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妻子操心王顺的身体,两个女儿则更在乎爸爸没时间陪自己玩。

责任编辑:李竟闻
  • 华华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