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随吴泽浩师生一行赴济南南部山区写生。一路之上,山势渐由平稳转入奇险,山崮突兀,壁立千仞,道路愈加曲折迂回。车至一酒肆停下,同行诸君争相观赏山景:对面峻峰松柏耸立,如万把剑戟直插云天;石岩裸露处坚硬似铁,呈一股倔强不屈之势;山脚下一湾秋水清澈透明,倒映群峰,宛若一面明镜将世事沧桑映入其中。在一片惊叹声中,乡人上前介绍:此处就是唐末黄巢兵败牺牲之地——虎狼峪,水湾名叫“黄巢水库”,不远处还有黄巢村、黄巢瀑布等。吴先生听后高兴地说:“这地方有这么多历史遗迹,山景也有独特的风貌,我们就在这里写生。”
吴泽浩《济南南山虎狼峪之唐槐古迹》
听了吴先生的话,弟子们选好位置,很快进入了写生状态。吴先生也坐下来,望着湖对岸的山树写生。一会儿工夫,水墨写生稿完成,稍加修饰便成为一幅水墨山水,他即兴题名“凭吊古迹”。画面近景为犹如刀枪剑戟的数株树木,树后是平静的湖水,湖对岸则是突兀而起的石垒与山峰。我仔细观之,作品既是对该处景象的摹写,又让人联想到黄巢兵败虎狼峪的场景,画外之意得以延伸。
见老师画完,众弟子忙过来欣赏。吴先生略有所悟道:“此地山势险峻,难进难退,是黄巢兵败之处。当年黄巢一路退回山东,在此地坚守,到了无粮草之时,杀害了不少无辜,最后为亲信所杀,真是可悲可叹。”说完,他又开始画山中的一棵唐槐。多年生活于此地并曾任四门塔风景区文管所所长的刘继文讲了一个黄巢与这棵唐槐的传说。吴先生又让刘继文介绍了虎狼峪以及附近的隋代四门塔、唐代塔林等遗迹的概况。
正当写生进入高潮时,年过八旬的著名画家蓝立克赶来与吴先生相会,二人一起用餐,畅谈旧事,不亦乐乎。之后,吴先生在饭店以速写的方式画出黄巢立马山头的形象,大家由此掀起了讲黄巢故事的热潮,并约定各自归家后将写生心得与作品发到师生微信群中交流学习。
归家之后,吴先生创作古诗《重阳日咏冲天黄花》,云:“重阳节前访岱阴,众友凭吊绘丹青。狼峪深藏崇山涧,虎谷突兀黑水滨。黄巢金甲岭上挂,大齐旌幡土中灵。千载一瞬唐诗在,画说青帝史犹新。”并发到师生微信群。
参与写生的画家也纷纷发来体会,刘继文写道:“济南南部山区的柳埠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有汉代子房墓、隋代四门塔、唐代黄巢农民起义遗址。改革开放以后,柳埠的村落面貌、交通条件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是济南市名不虚传的后花园。1997年因四门塔丢失了佛首,我被调到四门塔文管所任所长,在这里守护国宝20多年,丢失的佛首被找到并从中国台湾迎回,其间许多工作得到吴老的倾力支持。十多年前,我随专家去黄巢村了解有关黄巢的事迹,如今,吴老组织黄巢起义旧址写生活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课,这是对我们不忘初心、不忘历史、胸怀未来、努力奋斗的再教育。”
赵福平写道:“我自幼随吴老学习,至今已有50年。我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向吴老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他倡导真、善、美,作品中也充满了真、善、美。他创作过红色三部曲《甲午海祭》《铁铸抗战》《长征路上》,也创作过以孔子、苏东坡、颜真卿、邢侗等为题材的经典作品,可谓数不胜数。这些作品中的大部分都被他无偿捐赠给了国家的相关单位,可谓功德无量。吴老深厚的文化学养和家国情怀,是我们永远也学不完的。”
吴先生看后回复道:“继文是文物管理的专家,具有其他书画家所不具备的优势。福平在绘画创作和社会贡献方面是有成绩的。身在齐鲁,应懂历史,这是文化人最为要紧的事情。时间稍纵即逝,我们都应该努力学习国学、研究历史,以史鉴今,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来丰富自己,并能将这些知识融入绘画创作之中,提升画作品位。”
艺术院校毕业的孙夕朝写道:“我们随吴老去黄巢水库写生,虽然只有半天时间,但是收获颇丰。我们跟着吴老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他讲述了黄巢其人、其事、其诗,令我们大开眼界。吴老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了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写生的同时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最主要的目的是感受自然,从中搜集创作素材,而不是一味地照景描摹。除了学会对景物的取舍、挪用,吴老还告诉我们写生也要体现出中国画的写意精神,这不只体现在创作中,在写生前就要对写生地点和写生对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在动笔时才会与大自然产生共鸣,才能创作出生动的作品。”
吴泽浩《黄巢在泰阴》
吴先生看后道:“这些年来,中国画家写生已成风气,的确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画面具象、丰富且少雷同,笔墨和构图变化较多。美术院校特别重视写生,很多画家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写生创作。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忘掉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根本是以精神方面的内涵入画,只有虚实相生、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才能使中国画具有中国气息,才能使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因此,写生时一定要有选择,即选择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不过如果不事先做好案头功课,现场创作时不加取舍,之后又不能认真做小结的话,再多的作品也会千篇一律。需要强调的是,写生是为了丰富画家的人生阅历,而不是为了写生而写生。”
从事媒体编辑工作的郑铁军写道:“这次师生写生活动特别有意义,也彰显了吴老的艺术高度和文化底蕴。当年,吴老就学的广州美院注重引导学生诗、文、书、画、史、地、哲、美全面发展,培养出大批像吴老这样学识渊博、闻名画坛的艺术家。他带我们写生,讲黄巢历史、书黄巢诗作,也是继承了广州美院早期的教学传统,对我们学书习画大有益处,我们将在这方面努力学习。”
吴先生看后道:“当年广州美院十分注重学生在书法、绘画、诗文、哲学等方面的学习,学院常请陈寅恪、商承祚、容庚等大学者来校讲课,另外特聘广东文字学家、篆刻家秦咢生来校教学,还请潘天寿等著名画家来校增开课程,为我们打下了热爱国学的基础,令我们终身受益。”
最后,吴先生综合微信群信息后提议道:“大家的热烈讨论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在黄巢水库写生活动的启示下,我们可以进一步举办一场绘写济南南山历史文化的书画展,结合古今,使人物、山水、花卉、蔬果、书法、诗词、风光、民俗等均体现其中,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的社会发展和新时代的成就。大家需要先读书,了解南山历史,之后再进行相关创作。我们之前还没有专门做过这样的活动,借这次机会可以锻炼和巩固大家结合写生将自己的学养注入画中的实践能力。”
这是一次借史迹灌输中国文化与历史知识的、大有深意的交流。吴先生的倡议得到了热烈响应,大家一致表示要用艺术创作表现与歌颂这片热土,要拿出优秀的作品办好这场别具一格的展览。(本文作者系山东省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