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陕西省铜川市召开“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培训暨工作推进会。会上,市委宣传部围绕《志愿服务聚合力 文明实践“铜”行动》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主要形式是志愿服务,主要力量是志愿者。近年来,市委宣传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的总要求,系统化谋划、制度化规范、精准化推进、品牌化打造,汇聚各方志愿服务力量,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赋能跃升。
一是聚焦便民化抓阵地,助推文明实践处处可为。按照“因地制宜、盘活资源、就近就便、便于参与”原则,逐级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所40个、站434个,率先在全省实现“四级”机构建设全覆盖,形成市级抓指导、区县抓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依托全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景区景点、书院公园等延伸设立文明实践基地、站点198个,打造文明实践品牌线路2条,形成“布局合理、点多面广、纵深到底”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今年,结合我市地域特色和工作实际,制定印发《铜川市文明实践“铜”行动工作方案》,统筹教育、文旅、科技、农业、民政等部门力量和资源,聚焦文明实践主题,开展以创新理论“铜”宣讲、主流价值“铜”培育、科技下乡“铜”普及、移风易俗“铜”倡导、文化活动“铜”举办、实践线路“铜”打造、各方力量“铜”参与为内容的文明实践“铜”行动,推动优势资源下沉,形成倍增效应。
二是聚焦常态化强队伍,助推文明实践人人可为。持续壮大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加大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力度。全市4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着眼工作内容和任务,组建了理论政策宣讲、文艺文化服务等8类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和“N”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立足群众所需开展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动员党员干部、道德模范、专业人士、乡贤能人等加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全市212个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结对共建工作,共同开展理论宣讲、慰问陪伴等志愿服务活动,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参与文明实践比例持续攀升。加大志愿者培训力度,定期围绕创新理论、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平台操作等内容,对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学习培训。完善“关爱+礼遇”服务机制,结合“我们的节日”常态化开展送清凉、送温暖等关爱志愿者活动,先后累计为300余名最美志愿者办理“文明铜川礼遇卡”。同时,将志愿服务作为道德典型评选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优秀志愿者中选树培育了中国好人李汶静、周旭阳,铜川好人王巧花、孙巧玲等一批道德典型,在全市营造了尊重志愿者、争当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三是聚焦精准化优服务,助推文明实践多姿多彩。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以文明实践五大内容为重点,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报告+宣讲”“理论+文艺”“文明实践+阅读”等形式,今年累计组织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等文明实践宣讲活动6300余场次,惠及群众16.1万人次。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工作导向,突出“一老一小”等重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文明实践与乡村振兴、移风易俗、2024闹元宵社火巡街展演等全市重点工作、重大活动贯通融合,今年策划开展了“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月满神州‘铜’颂华章”等文明实践活动1.35万场次,惠及群众33.7万余人次。今年3月,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举办“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引导各级文明实践阵地、文明单位集中开展义务拍照、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次,惠及群众7.4万人次。今年10月,承办2024年全国“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开展“铜行动 纳百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市活动,全网累计刊发相关稿件近200篇条,总话题阅读量破2000万,活动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四是聚焦品牌化提影响,助推文明实践深入人心。聚焦群众需求、围绕活动内容,以文明实践“铜”行动为引领助推文明实践更有活力、更有成效。因地因时策划开展服务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弘扬传统文化等活动,先后培育打造“柳林小铺”“柿树红”“情系夕阳 留下最美时光”等136个特色鲜明、接地气的优质项目,形成了“一地一特色”的文明实践品牌。每年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大赛、案例征集等具有“铜川特色”的品牌活动,选树一批成本低、易推广、可复制的示范阵地和项目供全市借鉴推广,并在电视、报纸、微信等平台长期开设专栏,编印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案例汇编,多渠道推广全市文明实践工作特色经验和亮点做法。2023年,我市13个项目和个人入选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今年,耀州区小丘镇家风家训馆、印台区婆媳澡堂、宜君县哭泉说事室3个案例入选陕西省移风易俗工作案例选编;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法在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刊发;耀州区照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工作在2024陕西网络文明大会上作经验介绍。
一城之美,始于文明。志愿服务是展现一座城市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以文明实践“铜”行动为引领,创新形式、丰富内涵、拓宽渠道,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天天见、日日新,长流水、不断线,在服务百姓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在新起点上推动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片均为文明铜川资料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