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南市槐荫医院多科联动,成功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一例。
患者陈某,男,72岁。2024年12月10日以“呼吸衰竭,脑梗死,肺部感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功能Ⅱ级,低钠血症,2型糖尿病”收入内一科。入院查血生化:钠 117.20mmol/L,属于重度低钠,达危急值。患者同时伴有心衰,心肌损伤较重,随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衰加重、循环呼吸衰竭,危急生命。
入院第二天,在内一科主任刘培培主任陪同下,患者送至放射科行胸部CT检查。检查期间,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在刘培培主任主持下,医护人员立即开始抢救,进行心肺复苏。并转至急诊科积极抢救,急诊科肖振东主任接诊后,继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给予肾上腺素静推,按压5分钟后恢复自主心跳,给予吸痰、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肖振东主任心肺复苏成功后,给患者检测了血气分析,发现:PH值6.983,NA120mmol/l,Lac9.0,BE:21.5,患者存在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遂联系重症医学科王大兴主任会诊。王大兴主任与肖振东主任、刘培培主任紧急讨论了病情,一致认为患者病情危重,可谓九死一生,应该转入ICU继续治疗。此时,距患者呼吸心跳骤停,仅仅过了20分钟。进入重症医学科后,医护人员给予了患者一系列的抢救治疗措施,包括开放气道,深静脉置管,三小时内扩容,各项监护等等医疗措施。经过6天的积极抢救,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并成功脱离呼吸机。又经过3天的病情观察,患者具备了出ICU的条件,并于近日转回内一科。
事后,在王大兴主任的主持下,重症医学科对抢救过程进行了复盘。大家一致认为:该患者能够抢救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及时、规范的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关键。通常认为心跳骤停4分钟内是抢救黄金时间。一旦发生心跳骤停,每延迟一分钟抢救,患者生存的几率就会显著降低。二是及时的气道开放、机械通气、充足的供氧是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三是心肺复苏后,精准的预防及治疗复苏后综合征,包括再灌注损伤、应激性溃疡、休克、代谢性酸中毒等等。同时如何纠正心衰、重度低钠血症、液体质与量的安排,肠内外营养支持,包括糖脂比、热氮比,血糖水平的控制,都需要准确的计量和计算。另外、呼吸机参数的调整、脱机训练的时机、拔管的指征,均需严格把握,稍有不慎,有可能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