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科创铸剑 锋耀齐鲁——山东省煤田地质局推动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4年12月23日 14:32:18 来源:山东科技报

图片

裁判一声令下,参赛选手们迅速跑入指定场地,按计划开展土质采样。11月21日至23日,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2024年全省地勘系统土地质量调查评价职业技能竞赛在日照举办。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第三勘探队、物探测量队和第五勘探队分获团体一、二、三等奖。

近年来,省煤田地质局创新实施“113388”发展战略和思路,围绕新时代全省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科技立局、创新兴局、人才强局”三大战略,着力打造“应急救援、生态修复、防灾减灾”三大公益性品牌,聚焦能源资源保障、生态保护修复、防灾减灾等八大重点任务,各项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向地层深处要资源能源

近期,省自然资源厅完成齐河—禹城地区富铁矿勘查资源量评审认定,该区成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来全国首个亿吨级富铁矿资源基地。

这一重大发现的背后,离不开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富铁矿找矿创新团队数十年磨一剑的功劳。富铁矿是我国紧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然而受富铁矿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限制,我国一直无法取得明显突破。

创新团队紧盯低缓磁异常不放弃,在黄河岸边结合老地质资料挖掘,深勘细探,提出了“煤铁共盆”成矿理论和“禹城式”成矿模式,首次在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内发现了大规模厚层富铁矿,打破了矽卡岩型铁矿主要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的传统认识,取得了新区域、新层系、新空间的“三新”找矿成效。同时,团队构建了基于"重-磁-电-震-井"多元地球物理方法的深覆盖区富铁矿“空-地-井”立体勘查技术体系,首次将煤田地震探测技术用于富铁矿深部找矿。目前,该区已圈定富铁矿体16个,不仅资源储量大,还是我国罕见的高品位富铁矿。

不仅如此,省煤田地质局还深耕浅层地热能领域,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公共建筑能源管理新突破。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勘探队组建了专业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团队,发起成立了山东省首家地热开发研究院。截至2023年底,该队成功实施了数百个浅层地热能项目,涉及办公楼、住宅、学校等多种建筑类型,累计服务建筑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通过节约用电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40万吨。

应急救援 护航生命财产安全

在济宁市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特勘队的基地内,一口深402米、直径711毫米的大口径救援试验井藏身其中。

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特勘队的前身是以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勘探队为依托,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内唯一一家省级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山东省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这是山东唯一的国家级矿山钻探应急救援队伍,也是全国目前仅有的3支矿山钻探应急救援国家队之一。

“我队实施的大口径钻孔救援模拟实验,是国内首次按照矿山钻探抢险救援模式,采用一次性成孔工艺完成,大口径综合钻效提高50%以上,解决了复杂地层救援钻进能力弱、效率低、适应性不足的难题,满足了黄金救援时间内人员搜救需求。”第二勘探队党委专职副书记、工会主席(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山东特勘队副大队长)吕洪魁介绍。

同时,山东省煤田地质局二队致力于先进快速钻探技术研究与发展,持续加强对外合作,先后与中国石油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调局勘探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中编撰的《矿山钻探救援技术》是国内首部系统论述矿山钻探抢险救援的技术专著,编写的《矿山地面钻探救援技术规范》填补了山东省相关领域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省煤田地质局目前建成了拥有1支国家队、6支省级队(中心)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成为山东煤田地质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为生态修复建言献策

一艘小船缓慢航行在万平口附近的海面上,“123,用力拉。”一网上来,皮皮虾活蹦乱跳,螃蟹张牙舞爪,带鱼闪闪发光。工作人员迅速分拣装箱,准备带回实验室制作标本。

这是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的部分工作人员开展日照市海湾精细化调查的常态。本次调查主要是对日照市海湾海洋生物保护情况、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滨海湿地和自然岸线保护情况等开展精细化调查,系统掌握日照海湾的污染基线和海洋生态基础状况,为科学评价海湾环境质量状况、海湾生物生态状况及人为活动影响等提供精细化数据。

为深入落实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等工作,充分发挥地质技术服务优势,一队组建海洋地质专业服务团队,建设日照海洋地质院士工作站,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为入站院士,聘请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10余位科研院所知名专家作为项目技术顾问,着力推进海岸带、沙滩、海岛、海洋牧场、滨海蓝碳等生态保护修复。

“我们是煤炭领域检测指标最多,检测种类最全的实验室。”省煤田地质局地质实验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中心由煤出发,检测范围涵盖非煤矿产、土壤、固废、水等领域的2000余项参数。中心开展了典型场地土壤中污染物的分布规律研究,对土壤中有机、无机污染物开展修复研究,对盐碱地开展腐殖酸改良研究,形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同时,中心还完成了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山东省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为安全生产、灾害预防和环境应急检测等方面提供公益服务。

“未来,我们将更好担负起新时代全省煤田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重担,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宇新表示。

山东科技报记者 李龙

责任编辑:韩利
  • 齐鲁
  • 铁矿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