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渡镇地处桐城市南部,是桐城市经济发展副中心,辖2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万余人。作为全国知名的塑料之乡,新渡镇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安徽省重点中心镇”“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卫生乡镇”等诸多殊荣。近年来,新渡镇坚持组织振兴为统领,产业振兴为重点,突出塑料包装产业特色,创新基层治理,和美新渡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党建引领,打造镇村发展“强堡垒”
新渡镇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为贯穿镇村发展的主线,从抓好党员干部队伍、狠抓工作执行力入手,下绣花功夫,不断夯实镇村发展基本盘。
抓班子,带队伍。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关键在作风。镇党委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发挥领导和把关作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要“以上率下”,也要“以上管下”。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加大对年轻干部引导和教育,举办“周三大讲堂”37期,让年轻干部“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选优配齐村“两委”带头人,2021年换届后实现村级带头人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95.23%,7个村获评市级荣誉,1名村书记获评安徽省“皖美村支书”。本人曾荣获安徽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转作风,抓执行。为狠抓镇村干部作风建设,树立鲜明的抓执行工作导向,创新运用《新渡督查》,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地见效。镇党委政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10余项工作纳入《新渡督查》通报范围,形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工作氛围。2024年,新渡镇开展拆违治乱攻坚行动,看似无从下手的“硬骨头”,不到半年的时间,全镇拆除违建 677 处、1.91 万平方米,镇村面貌焕然一新。镇村干部真正感受到“不干真难,真干不难”。
二、产业赋能,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渡镇塑料包装产业发达,民营经济活跃,拥有各类经营主体8000多家,仅“四上”企业8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3家,均居桐城市镇街第一位。2023年,全镇规上工业总产值15亿元,财政收入1.05亿元。
产业转型迈向新高端。成功举办六届中国桐城(新渡)塑料机械展览会,交易额达20亿元。在医药包装、食品包装等新产品领域开辟新赛道,多层共挤、流延、水性油墨等新设备、新工艺得到推广运用。2024年技改投资超2亿元,全镇现有战新企业3家,高新企业10家;中科自动化获评安徽省首批企业研发中心。
“腾笼换鸟”换出新天地。2021年以来,新渡镇14家企业完成“腾笼换鸟”,置换出工业用地226亩。盛达新材料项目购置闲置工业用地23亩,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入规。腾利塑料包装公司购置工业土地24亩,新建标准化厂房6100平方米,全年产值达4500万元。
园区建设打造新平台。突出园区平台建设,新城印花产业园1期投入运营,新城科技产业园成功引进军之林等16家高端包装企业入驻,宜春工业园项目有序开工建设。“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近3年招商引资新落户强圣塑业、鑫振塑业、盛达新材料、宜春塑料制品等亿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个。
三、创新思路,夯实集体经济“厚基石”
新渡镇把抓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抓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营性收入由2020年653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401万元,累计增幅达115%,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以上的村14个,100万以上村3个。
积极盘活资源资产。在21个村全面开展资源资产大摸排,建立家底台账,并利用多种渠道进行盘活。引进安徽富美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碧根果种植项目,也就是“摇钱树工程”,盘活九重村及周边村林地资源8000多亩,在安庆市推广种植,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作专题报道;老梅村盘活林场资源进行出租,年增收7.8万元;杨树店村、徐河村盘活闲置校舍,年增收8万元。
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利用镇区工业厂房租金高的优势,土桥村动员党员、群众资金入股,吸纳社会资金204万元,建成25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出租后每年村集体新增收入6.5万元。新安渡村借助区位优势,将老村部改为工业厂房,年增收30万元以上。全镇20个村抱团发展,参与新城印花产业园建设,运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购置4栋标准化厂房对外出租,每年收益近百万元,为20个村带来稳定的收益分红。
推动村级自主经营。云水村两委不怕苦、不怕累,自主种植田地2800亩,年增收50万元;土桥村参与苗山湖生态园旅游开发经营,年增收15万元;伊洛村瞄准新渡镇常住人口多、小区多的商机,成立村级物业管理公司,年增收30万元;土桥村、新安渡村创新实行“服务企业+环保管理”,为130家包装企业提供工业垃圾处置服务,年增收16.5万元。
四、多方联动,汇聚基层治理“大合力”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距离群众最近,融入生活最深。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仅要实现村民增收致富,也要涵养新时代文明新风;不仅要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也要动员在外乡友的群策群力。
镇村包组强服务。为提升基层治理成效,深化网格管理,新渡镇聚焦基层治理最小单元“村民组”,以“镇村联动、包保到组、服务到户”的方式,67名镇机关干部与全体村干部对625个村民组包保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今年走访收集群众需求336个,列出任务清单和完成时限。跟踪督促落实,以干部的“有求必应”换来群众的“一呼百应”。
“四说四提升”强引领。探索实施“四说四提升”党建品牌,即:党员说党,提升党心民心的凝聚力;村民说事,提升共建共治的能动力;好人说德,提升向上向善的引领力;乡友说根,提升乡愁乡情的感召力。“四说四提升”实施以来,“党员说党”微宣讲已在新渡镇625个村民组全面开展;村民说事会1200余次,解决群众问题548个;举办道德讲堂480余场,参加人数约5万人次;杰出乡友提供招商引资线索150余个,乡友互动交流更加频繁。基层党组织引领、村民自治和杰出乡友的作用充分发挥,提升了群众参与村里集体事务的主动性。“四说四提升”创新做法,获评桐城市改革创新奖,得到新华社《高管信息》经验交流栏目专题报道推介。
聚焦“四户”强保障。通过镇村包组中的入户走访,我们聚焦困难户、矛盾户、空巢户、卫生户,做好认定登记工作。截至目前,全镇摸排登记困难户950户、矛盾户96户、空巢户384户、卫生户73户。针对困难户,关心到位,采取低保等社会救助措施来兜底;针对矛盾户,调处到位,采取“六尺巷工作法”化解调处,避免民转刑案件;针对空巢户,照看到位,指定周边邻居、村民组长日常帮忙照看,遇到问题立即报告给包保干部;针对卫生户,有劳动能力的督促到位;丧失劳动能力的帮助到位,定期发动志愿者帮助其清理家庭卫生等,尽力做到保“四户”,稳各方。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奋进的姿态,服务群众,建功基层!
(作者系安徽省桐城市新渡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