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稿件中心

走新村 话增收丨小番茄干出大“柿”业

2024年12月31日 19:16:13 来源:咸宁新闻网

临近年底,苟延青脸上的笑容就没少过。

站在刚建好的番茄大棚中,他细细地给大伙儿算起了一笔增收账:今年流转的60多亩土地,通过种番茄和烤烟等,纯收入有20多万元。

苟延青检查新安装的喷灌设施。段伟 摄

32岁的苟延青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金马镇石缸冲村,从外出做生意到如今回村搞种植,他凭着自己的努力,不到四年时间就在村里建起了一幢两层小楼。

几年前,苟延青还是一名在昆明海鲜市场摸爬滚打的创业者,但由于经验不足,生意一直不太景气。2015年,他回到村里跟着父母一起走上了种植之路。

今年11月,苟延青拿出这几年攒下的积蓄,在原有5亩地大棚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0亩地大棚,准备扩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比起以前,现在种地轻松多了,要干就干出个样儿来。”苟延青信心十足地说。

苟延青新建的番茄种植大棚。段伟 摄

早年,父母种植烤烟,让两兄弟过上了相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如今,他也通过烤烟种植攒下了些钱,这才有了发展番茄种植业的底气。

过去,石缸冲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种地基本上是靠肩挑牛拉。但现在,电动三轮车、小货车直抵田间地头,机械化种植成为了新常态。

从2006年开始,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在上级支持下,投入资金7860万元,帮助石缸冲村建设小塘坝4个、蓄水池4个、管网5条、地边小水窖380口、沟渠39条、机耕路27公里和密集烤房315座等基础设施,为乡亲们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番茄大棚出发,沿着村里的水泥路前行,路边的大棚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采摘、挑运、分拣、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苟延东采摘番茄。段伟 摄

35岁的苟延东一边忙着将采摘好的番茄分拣、装车,一边告诉来访者:“我目前种植了6亩番茄,平均每亩产量10吨左右,预计每亩收入能到1万元左右。”

苟延东和苟延青是兄弟俩,除了种植大棚番茄和烤烟,还在家里养着2头牛、3只羊和2头猪,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滋润。“小青,隔几天来帮我宰头猪,快过年了请乡亲们吃个‘杀猪饭’。”苟延东笑着对苟延青说道。

种植番茄,也是村里的乡亲们除了种烤烟以外,走出的一条好路子。石缸冲村的番茄主要运往泸西县旧城镇的果蔬市场,再经由市场出口至越南,为乡亲们种植的番茄多了一条销路。

苟延青介绍番茄的销售情况。段伟 摄

不仅如此,种植番茄也为村里的乡亲们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从种植到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就拿苟延青兄弟俩来说,今年他们仅请工一项就支出了13万元。

如今的石缸冲村,番茄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年产值高达2000余万元。小番茄真正撑起了村里的大“柿”业,成为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果果”。(段伟、赵涛)

责任编辑:韩利
  • 三农
  • 水果
  • 种植业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