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其中,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排在“六力”之首,居于统领地位。思政引领力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核心所在,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办学目标,以思政引领力建设为牵引,立足赣南革命老区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医的职责使命,提出了以“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服务基层、改革创新、勇于奉献”为内容的“红医初心”核心价值文化,构建并实施“红医初心”铸魂育人体系,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精神力量。
1.建强政治领导力,举全校之力将“红医初心”铸魂育人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
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完善组织架构、优化决策机制等,不断提升党委的政治领导力,提出将“红医初心”铸魂育人体系构建作为全院改革发展的战略支点抓紧抓实抓好,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到校园文化建设,都融入红医文化和红医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医初心”熏陶,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修为。一是抓好第一课堂,推进“红医初心”进思政课和医学专业课。二是激活第二课堂,将“红医初心”融入大学生第二课堂,成为各项活动的主题和精神底色。三是拓展网络课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等形式开展“我心中的红医故事”系列宣讲宣传活动。四是注重社会课堂,大力开展红色卫生资源“一线课堂”“知行课堂”“红色走读”等思政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院挂牌建立了红色研学基地8个,党校研学基地4个、红军医院研学基地4个,设置了健康大讲堂、组建了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团,开设了《红色文化课》,开设了“红医初心”育人专栏等,推进“红医初心”进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进教育教学改革、进思政实践活动,逐步构建了“红医初心”思政育人贯通人才培养全链条体系。
2.建强课程支撑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奏响“红医初心”铸魂育人交响曲
思政课是强化思政引领力的主载体、主渠道。以江西省全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丰富内容供给、创新教学形式、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协同合作、努力建成“大资源”、打造“大课堂”、形成“大格局”,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成立了“红医初心”文化研究中心,深入赣南19个县市(区),挖掘“红医”历史,遍访红医故事,搜集“红医”史料,凝练了“红医初心”核心内容,建成了1个中央苏区卫生史专题课程数字资源库,开发了《红色卫生耀千秋》等12个市级精品课程,5项获批省级课程优秀成果。目前,正在着手编著《50个赣南“红医”故事》《30个“红医”模范任务》等特色精品教材。积极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牵头建立了赣州市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样板基地,牵头16所学校开展联盟体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3年获批全省“家门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江西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试点牵头单位。
课程思政是思政引领力实现的重要途径。在育人师资上,大力实施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模范以及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系党政负责人、思政骨干等走入课堂、走上讲台、走进学生心灵工作。柔性引进了5名全国知名专家和“双一流”高校的博士生导师作为学院的兼职思政课教师,自主培育了1名全国职业教育名师、1名省级思政名师和4个省级名师团队。在育人专业课程上,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门,建设校级思政示范项目12个,覆盖学生超15000人。
3.建强价值塑造力,“红医初心”核心价值文化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精神追求
价值塑造力关乎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塑造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思政引领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教材教学、校风学风建设各方面,体现到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把践行“红医初心”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打造“红医初心馆”、党建文化长廊、红色书屋、红医初心舞台剧等,开展建筑能“说话”、道路赋“美名”、特色铸“品牌”活动,形成从地面到建筑物再到空中“处处显文化、物物渗教育”的立体式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党建文化品牌建设、网络文化精品项目征集、思政精品项目征集等活动,全力打造好以红色文化为基调的校园党建思政育人硬环境和软环境,将育人元素融入到校园每一个角落。2023年申报的红色文化育人项目《坚守“红医初心”“1234”思政育人模式》,立项为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办学以来,已为本地培养基层卫生健康人才超过5万人,占赣南地区卫生人员总量的七成以上,毕业生综合就业率超过85%,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了大批“德技双修”优秀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本人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及教育观念制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实践:明晰“又红又专又创”的高素质医护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思政育人五平台;构建课赛创融合课程体系;探索学练岗融通的教学模式;形成地(地方政府)校(学校)院(医院)合作机制。
经过多年改革实践,学生临床服务及创新能力均显著提升,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获奖38项、省级76项;毕业生“首岗适应、多岗迁移”成效好,就业率连年高达85%以上,70%以上都在岗位实习中就业;思政育人改革成效显著,立项省级教改课题56项,发表教改论文68篇;课程思政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立项6个;共建红色研学基地4个,挂牌党校研学基地4个,结对5所中小学校;建设成果也被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网、江西思政,中国江西网等广泛报道,并在12所职业院校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示范引领效应。
当然,“红医初心”思政引领力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思政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课堂与网络课堂、社会课堂、线上与线下课堂缺乏良性互动,课程思政建设抓手不多,课程思政的元素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工作推动缓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协同效应发挥不够。因此,在今后工作实践中,要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创新思想育人途径,强化思政育人引领力,多聚不错,凝聚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政强大力量。
(作者:曾凡伟、陈孝燕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教师。本文系2022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MKS22101):《“五个一”一体化思政育人载体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