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很喜欢我们的产品,我们在藏区的10个手工工坊根本来不及做,订单都排到1年后了。”刚在海外参加完非遗文化美学之旅回来的上海市政府质量金奖获得者、上海工匠、2024年“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沙涓”创始人郭秀玲自豪地说:“西藏氆氇技艺融合‘沙涓’羊绒的高级表达,符合全球消费者的审美,我们感到振奋人心,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郭秀玲(右一)与藏地阿姐一起探讨氆氇制作工艺。
“沙涓”喻指沙漠中的河流,有河流就会有绿洲,是生命的希望。“沙涓”羊绒于2012年在上海市金山区山阳镇成立,是一个专注于羊绒全品类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品牌。
谈及与西藏氆氇的结缘,郭秀玲印象深刻。2023年初,在一次偶然的进藏考察中,她了解到,藏族人民缝制藏袍、围裙、藏帽等日常衣物中形成的氆氇手艺,是一代又一代的藏民传承下来的纺织手工技艺,承载着藏地近两千年的文化精华。
在上海援藏干部联络组的指导和牵线搭桥下,郭秀玲及其团队的时尚设计与西藏氆氇的工艺传承“一拍即合”“一脉相通”“双向奔赴”,并通过改良纺织机器、改进生产工艺,生产出了现代的氆氇作品,作品以西藏雪域绝美的自然风光、在地文化艺术,浩瀚的史诗历史、西藏人民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精神、手工匠人们淳朴敬畏天地的心以及可持续生活哲学。
从第一批“藏地阿姐”来上海工坊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训,到手工工坊投入研发生产到氆氇精品出海、热销世界,郭秀玲及其团队依托深耕羊绒产业30多年的沉淀,厚积薄发,只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今,前来上海工坊的受训人员已达20余批次300余人次,沙涓企业已在西藏、青海地区建成10个手工工坊,均在海拔4千米以上。
郭秀玲对记者说:“我们以手工业为起点,传承工匠精神,与上海援藏干部一起,建设氆氇研发中心,并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打造氆氇制作的‘前店后坊”,携手构建江孜氆氇的全产业链体系,推动当地畜牧业、手工业、文旅业的融合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如今,越来越多的西藏阿佳来到氆氇工坊工作,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每月增收4000元,氆氇工坊效益显著提升,也为传承与创新民族手工艺搭建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