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番禺路径

2025年01月20日 15:56:07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康克佳 通讯员 张惠强 钟新影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超大特大城市周边的乡村,不仅承载城市功能和价值外溢,还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产业和经济体系,成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和突破口。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深度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通过龙头企业引领、空间重塑盘活、环境提质增色等一系列举措,探索出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6年位居广东省第一,全国排名前列,变“大树底下不长草”为“大树底下好乘凉”,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范例。

龙头企业驱动,科技赋能增效。番禺区坚持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海大集团、海兴农等龙头链主企业的创新辐射和发展赋能作用,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以“公司+产业园(基地)+养殖户”的模式,集中带动周边成片地区的养户共同致富,逐步构建起从种苗、饲料、养殖技术服务到产品销售的完整农牧产业链。在其带动下,番禺区本土渔业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50亿元。同时,龙头企业深耕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组建“专家天团”,凝聚院士、高校专家、海大研究院多方科研人才力量,推动农牧渔产业链、人才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合,让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汉渔生态科技公司成功攻克“斑鳠”繁育技术难题。海大集团在种苗、动保产业的科研实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水稻新品种“五香丝苗”入选广东省农作物品种目录,这些科学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空间重塑盘活,产业集聚增收。运用市场化思维管理理念,精准剖析市场趋势及乡村特色优势,探索创新“EPC+O”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开展深度合作,连贯产业廊道,推动乡村产业转集群发展壮大。全力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行动,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积极推出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政策,全面盘活老旧厂房、低效用地等闲置资源,不断吸引优质企业落户,实现资源的高效转化与增值,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产业集群效应促使村民就业机遇大幅攀升,村集体收入迎来突破性增长,有力夯实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根基。

环境提质增色,文旅融合富民。以示范样板项目为先导,开展“一村一策”典型村培育创建,3条村入选首批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聚力提升乡村品质,融合“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持续推动精品新乡村示范带建设,沙湾北村更是荣膺岭南特色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称号。大力推进老旧街区微改造,提升生态环境品质,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坚持多元融合、创新驱动,建立文商旅体融合机制,整合乡村的文化资源、旅游景点和商业元素,高标准举办番禺村晚嘉年华、划龙舟、村篮等特色活动,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乡村文旅消费链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迈向新高度。(通讯员单位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乔妙妙
  • 农业
  • 三农
  • 农村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