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方兰代表:以AI赋能精准农业

2025年03月07日 21:24:38 来源:中国城市网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农业人口超过1.2亿,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粮食产量占比达35%以上。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流域内仍占据较大比重,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黄河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为解决黄河流域农业发展困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目前,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已开始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在山东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整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打造了全域数字化农田,实现了黄河口大米的全程可溯源。

我的科研团队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榆林市开启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节水行动成效显著,滴灌技术在榆阳区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到大田作物,如玉米。我们访谈了296位农户,其中49.6%使用滴灌技术,采用漫灌方式的地区不断减少,农户对滴灌技术非常欢迎。大棚里种植瓜果的农户也可以实现手机端的数据手机和生产管理,智能化设备的普及速度以及农民的接受度令我们非常欣喜。

对此,我建议对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AI 技术的中小农户和农业企业给予直接的资金补贴,用于购置 AI 相关设备和软件。同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农业 AI 技术研发和应用的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鼓励企业降低技术产品价格,提高农业生产主体对 AI 技术的可及性。

同时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 AI 技术共享平台,将成熟的 AI 农业技术和软件以租赁的形式提供给农业生产主体,按使用时长或使用规模收取费用。同时,推动农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 AI 设备的共享使用,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单个企业的使用成本。(作者系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二级教授,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

责任编辑:乔妙妙
  • 农业
  • 精准农业
  • 三农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