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全国人大代表廖莎 :加大城郊、农村学生公共交通投入和专项整治

2025年03月09日 15:29:12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叶中华

近年来,检察机关办案发现,城郊结合、乡镇农村存在“黑校车”非法搭乘学生现象,往往不按车辆核载人数载客,超员多的甚至超过200%,除容易引发爆胎、制动失灵等意外,还会增加危险驾驶、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潜在风险,严重危害着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此类问题的频发,除相关部门监管缺失外,也反映出郊区和乡镇农村等在学生公共交通上投入不足。”全国人大代表、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云岩分公司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廖莎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究其原因,一是城郊、农村地区学生上学交通方式“别无他选”,学生家庭住所离学校路程较远,部分学生家长常年外出务工难以接送学生,加上资金有限,校车、公共交通难以全覆盖,导致部分学生周末回家只能选择“黑校车”,给“黑校车”发展提供了“土壤”;二是非营运车辆在利益驱使下“超载”上路。涉案“黑校车”大多无营运资质,更无校车运输资质,因收费较正规营运车辆便宜、时间灵活,颇受学生“青睐”。面对众多客源,黑车车主选择“超载”获取更多单程利润;三是家长和学生为了方便,默许“黑校车”存在。搭乘“黑校车”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交通安全意识淡漠,由于学校离家较远、交通不便等,常常默许孩子乘坐“黑校车”。对“黑校车”未购买商业保险、营运人员专业资质未经认证、安全事故风险高等视而不见,甚至由于信任“黑校车”司机,而忽视了可能产生的其他人身风险;四是学校漠视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允许校车“带病”上路。保障广大未成年人上下学安全是学校的责任,但部分学校对“黑校车”停靠校门外拉载学生的情况不管不问,对学生及其家长没有尽到出行安全的提醒义务,甚至个别学校雇佣“黑车”搭载学生。

廖莎说,加大城郊、农村学生公共交通投入,强化对“黑校车”的专项治理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她建议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一是深化上下学交通安全执法。建立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共同参与、联合管控的工作机制。加大对边远乡镇、校园周边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组织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一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最大限度维护校园周边交通安全。

二是加大学生乘车安全教育。执法部门要加大校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以“突出重点对象、突出重点阶段、突出重点环节”的原则,加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普法宣传,筑牢驾驶人员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教育、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及家长开展乘车安全教育、警示教育,深刻剖析乘坐“黑校车”的危害性,警示广大学生及家长抵制乘坐超员、无资质等违法接送学生车辆。

三是强化上下学交通资源保障。不断整合交通资源,完善农村地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通过增加线路、延长线路、增加车辆,调整行车安排等方式解决农村上下学交通需求。如学校统计好各村寨学生上下学乘车需求后,由交通运输部门根据乘车需求整合专线班车、“村村通”客车等交通运输资源,对学生周末回家、返校等集中需求点,开设定点定位定时接送等专线运输服务,解决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保障问题,从源头上有效遏制涉校非法营运、危险驾驶等行为发生。

四是加大学生乘车安全问责力度。严格落实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学生家长作为校园安全管理和学生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隐患排查,对学生出行安全管理不重视、组织不得力、履职不到位的人员严肃追责问责。

责任编辑:乔妙妙
  • 交通
  • 校车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