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探索数学与艺术的奇妙融合

中国科技馆国际数学日系列活动

2025年03月14日 21:17:24 来源:中国城市网 作者:全亚军

中国城市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全亚军)在第六届国际数学日期间,中国科技馆围绕“数学、艺术与创造力”主题,结合5月即将开幕的“无限探索实验室”数学主题常设展览,同步开发教育资源,将开展“探索包络线”创新教育项目、中科馆大讲堂院士科普讲座等系列数学主题科普活动。

这些活动通过跨学科融合,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打造沉浸式数学体验场景,激发大家对数学与艺术融合之美的探索热情。

据介绍,中国科技馆数学策展团队基于对“黄金螺线”“手摇正弦波”等互动展品的拓展开发,借助简易圆盘教具,引导学生理解渐屈线、渐开线等数学概念,巧妙融入艺术创作元素,研发了“探索包络线——弦影交织的数学魔法”教育项目。

image.png

3月10日,团队走进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附属校尉胡同小学,为全校500余名学生开展科普讲座,指导学生们通过亲手制作出包含圆形、心形线等几何形态的包络线艺术作品,在实践中切实感受数学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3 月 14 日国际数学日当天,该团队亮相北大附中数学文化节,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意,将抽象的数学曲线转化为立体艺术品,让那些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3 月15日,中国科技馆将面向本馆小小志愿者开展包络线课程培训,带领同学们挑战最大幅的包络线创作,作品直径预计达到1.5米,大家将围绕如何精准操作圆盘教具、怎样合理规划毛线缠绕路径展开探讨,齐心协力完成大型包络线作品的创作。

3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将做客中科馆大讲堂,带来《数学、艺术与创造力》专题讲座。讲座将从历史维度梳理数学与艺术的交融脉络,详细解析分形几何在数字艺术中的应用、黄金比例在建筑与绘画中的体现、傅里叶级数对音乐合成的影响以及微积分在舞蹈动作轨迹分析中的应用。

讲座还将结合达・芬奇手稿、埃舍尔画作、巴赫音乐等经典案例,揭示数学为艺术创作提供的逻辑支撑,同时结合现代AI绘画、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全面展现数学与艺术在当代的创新融合。观众可关注中国科学技术馆微信公众号报名。

据了解,此次国际数学日活动是中国科技馆“展教研一体化”战略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作为“无限探索实验室”的活动项目,“探索包络线”教育活动还将根据实施效果进行优化完善。未来,“探索包络线”活动将转化为科技馆的常态化科普教育活动,让观众在趣味实践中感受数学与艺术融合的魅力。

责任编辑:乔妙妙
  • 数学
  • 艺术
  • 数学文化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