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频道稿件中心

陕西省铜川市:何以“好人之城”劲吹文明风?

2025年04月01日 19:36:32

近日,陕西省铜川市一则路人随拍的救助摔倒老人的短视频,在网络上被不断转发,收获了网友们的连连称赞,爱的暖流在早春的清寒中流动。

据了解,3月12日,铜川市耀州区永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宁与同事张妮在开展传染病督导巡察工作时,正与西街幼儿园老师刘华、王康交流情况。突然,一声闷响后传来老人急促的呼救声,四人立刻停下手中工作,毫不犹豫奔到老人身边,确认老人是因买眼药水途中不慎摔倒导致口腔黏膜磕碰擦伤,几人合力将老人搀扶至街边台阶休息。与此同时,张妮迅速联系到了老人女儿,待确认老人身体无碍且老人女儿马上赶来后,四人悄然离开。

如今,暖心救助的场景在铜川处处可见,充分展现铜川“好人之城”温情的同时,也让人不由好奇一问:何以“好人之城”劲吹文明风?

抓典型选树 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

榜样是一种精神、一股力量,更是一个行动。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鲜活的价值观。

图片1.png

近年来,铜川市始终坚持抓好典型选树,建立网上铜川好人馆,“好人事迹展示一条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等宣传阵地;成立了道德模范宣讲团,举办“德润铜川·榜样力量”“六进”宣讲活动、文艺演出1000余场次,出版《德润铜川》书籍,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扎实推进“德润铜川·好人之城”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全市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积极落实礼遇和帮扶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率先制定出台了《铜川市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实施办法》《铜川市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礼遇实施办法》,设立公民道德建设基金,推出免费游览本市景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等礼遇制度。重大活动、重要节日邀请道德典型参加并走访慰问,建立和完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信息库,真正树立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礼遇有德之人,让德者有所得。

图片2.png

1月7日,2024年第四季度“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安康市镇坪县举行,铜川市于兰云、张昕、谢华利3人光荣上榜。截至目前,铜川市共有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8人(群体)荣登“中国好人榜”,129人荣登“陕西好人榜”,铜川市道德模范190人,铜川好人307人。全市中国好人、陕西好人上榜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学好人、做好人、颂好人之风日渐浓郁。

如今向上向善的文明之风正充盈在铜川的角角落落,做好事在铜川已经成为市民的自觉习惯,成为“好人之城”的标配。

抓文明实践 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田

和着“乡音”,带着“泥味”,理论宣讲走进田间地头;带着“温度”,伴着“深度”,实践活动开展到千家万户;摒弃陋习,培育新风,移风易俗浸润群众心田……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哪里。在铜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火热开展的场景处处可见,“文化雨露”滋润群众心田。

铜川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体)“四级”机构建设全覆盖,制定印发了《铜川市文明实践“铜”行动工作方案》,统筹行业部门力量和资源,开展以创新理论“铜”宣讲、主流价值“铜”培育、科技下乡“铜”普及、移风易俗“铜”倡导、文化活动“铜”举办、实践线路“铜”打造、各方力量“铜”参与的文明实践“铜”行动。

同时,广泛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等活动2万余场次,组织开展科技科普、文化下乡、法律援助、医疗救助等文明实践活动3万场次。2024年以来,铜川市以文明实践“铜”行动为引领,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文明新风,让城乡焕发新气象。

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赋能”跃升的方法路径,统筹教育、文化、科技等部门力量和资源,创新开展文明实践“铜”行动系列活动500余场次。

推出具有特色文明实践品牌项目124个,5个案例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陕西创新案例》,3个案例入选《陕西省移风易俗工作案例选编》《四措并举推动文明实践“深下去”“实起来”》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全市累计评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7个,市级以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523个。全市212个单位与文明实践阵地结对共建,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心共建、多办实事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共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78个、基地(站点)198个、品牌线路2条。

图片3.png

如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体),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逐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田。

抓价值引领 志愿服务遍地开花

街头巷尾奔忙的“红马甲”,他们是繁忙路口守护学生安全的“护学岗”;他们在社区楼栋、居民家里,宣传医保政策、调处邻里纠纷;在小区广场,他们发挥所长,为居民义剪,为孤寡老人送饺子……志愿者们扮“靓”了城市,温暖了市民,也增加着社区的温暖底色。

图片4.png

“年纪大了,去医院太麻烦,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免费的诊疗。大夫还给我讲了春季流感预防知识,真是太感谢了。”王益区王益街道十里铺村的李女士感慨万千。为了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贴心的便民服务,近日,王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王益街道卫生院的医生志愿者带着诊疗设备走进义兴村、十里铺村,为辖区老年人科普健康知识,开展义诊。

像这样的“义诊暖人心”活动,只是铜川市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在铜川市,文明“细胞”被不断激活,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

王益检察院志愿服务队在柿树沟社区开展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讲解文明实践活动;公交青年志愿者在春运、药王山庙会、中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坚守岗位,无私奉献。在站点耐心解答乘客的各种问询,他们积极宣传文明乘车知识,倡导文明礼让;耀州区建成28个“红色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基础服务,定期组织开展政策宣传、志愿服务、党群活动等,让“红色驿站”成为群众“愿意来、留得住、还想来”的温馨港湾……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在扶残助困行动中,志愿者们真情陪伴,传递温暖;在文明创建中,是他们走街串巷,宣传劝导,用实际行动营造城市文明之风;在参与志愿服务时,他们贴近民生、服务群众,用心用爱书写一份份满意答卷……一次次贴心的惠民服务,一场场暖人心接地气的活动,“文明之风”正不断吹拂“好人之城”,描绘出一道道最美丽的风景。(来源:文明铜川)

责任编辑:王祥宇
  • 铜川
  • 正能量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