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网北京4月1日电 (记者张永超)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3月31日举行。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重大处处长张东玲介绍,今年论坛年会突出前沿引领,开幕式上发布了10项重大科技成果,并首次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发布了19项重大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重要突破,其中,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包含AI+工业制造、AI+生活服务、AI+医药健康、AI+个性化学习等9个应用场景,展现北京打造AI+高地,AI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实践,成为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风向标”。
同时,突出开源开放。本届论坛首次展示北京重大开源成果,通过“天工”“长安链”“RISC-V处理器核”“理想开源整车操作系统”等重点开源成果,全面展示北京引领开源潮流,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的最新成就。智谱与10余个国家共同成立“自主大模型创新发展国际联盟”,依托大模型技术,搭建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为友好国家打造安全、可控、自主的国家级大模型。北京将始终以开源开放为本色,打造全球开源开放之都。
此外,突出产业融合。本次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集中签约了二维半导体晶圆制造与集成创新中心、量子变电站建设等一批前沿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成立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体现北京市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与央企、金融机构等合作,共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