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燕山之巅到渤海之滨,从巍巍太行山到浩渺白洋淀,一张高效的交通网越织越密,一幅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图愈绘愈浓,一条区域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持续优化,一个城富民强的现代化发展格局已经形成。而这一切成就,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城市群作为一个涵盖1亿人口的世界级城市群,尤其是拥有北京和天津两座超大型城市,实现其协同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产业协同发展,构建起相对完善和配套的产业链。”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于今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自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经过多年努力,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日渐明显。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效明显
作为首都,北京始终吸引着来自全国企业的目光。2014年之前,北京市一直采取较为宽松的产业准入政策,在特大型城市“虹吸效应”作用之下,各类产业蜂拥而至,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就业人口。有限的城市资源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城市治理问题接踵而至。
“当时北京集中了像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服装市场等大量人口密集型产业集群,容纳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人口。这些产业并没有太高的附加值,但对城市住房、交通、教育形成了很大压力。另一方面,河北很多地方却缺乏产业带动,急切期盼这些项目落地。”北京社科院城市问题研究所所长陆小成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首要问题就是将“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批发市场、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和事业性服务机构”四大领域非首都功能性产业疏解出去,从而达到控制人口总量的目的。
“2014年以来,北京连续开展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基本完成了一般制造业企业和区域性专业市场集中疏解的阶段性任务。此外,部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的疏解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在今年9月1日北京市委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北京”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崔述强介绍说,近年来北京制定实施并修订完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从源头上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
“北京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符合目标提出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陆小成称,在疏控并举的政策推动下,北京不仅成功实现了“瘦身”,且更为专注于发展高端产业腾出了空间。
实现地区间产业资源合理分配
刘志福是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他的生产车间原先设在通州宋庄。2017年,该企业被列入政府疏解名单,刘志福心里一下子打起了鼓:“企业在这里呆了十几年,出去能好吗?”
刘志福的疑虑很快被打消。他负责的企业被列入政府疏解名单后没多久,来自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的招商团队就主动找上了门,不仅将企业安排到合适的园区,还主动帮其解决了落地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我们企业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因此还享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税收减免政策。”刘志福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原有厂区搬迁之后,引进了一家文化企业,经过改造之后,如今已成为宋庄赫赫有名的文创园区,也被当地政府树为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
北京“吃”不下的,却成了津冀地区的“香饽饽”。2014年以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90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60亿元;天津累计引进北京项目4500多个,到位资金超8000亿元,河北省共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9773个,形成了京津冀科创产业链上下游。
“京津冀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起步较早,但结构相对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可持续发展。”在于今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了地区间产业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优化产业结构和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打下了坚实基础。
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
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正逐渐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可谓亮点频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共计23779.62亿元,高于长三角城市群的19957.03亿元和珠三角城市群的18372.81亿元。
“京津冀城市群应在不断改善的创新环境下,有效利用政府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促进创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看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活跃指数。
“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京津冀消费水平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同时显著降低了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碳排放水平。”叶堂林认为,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将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从而加速京津冀城市群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