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调查

破解电影《只此青绿》的魅力密码

——访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

2024年10月21日 15:46:56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

电影《只此青绿》宣传海报。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供图

近日,备受瞩目的电影《只此青绿》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观众观影后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很美、很中国”的电影,通过银幕能够感受到舞剧的艺术之美、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不少观众表示自己和朋友已“二刷”,甚至“三刷”。

电影《只此青绿》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领衔出品,是以爆款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为基础,由原班人马历时3年倾情创作。

自2021年首次于国家大剧院“展卷”以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在近1000天里走进70余座城市,演出600余场。从舞蹈诗剧到电影,“青绿”何以守正创新,进一步展现中华文化自信?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如何保持艺术创作创新的澎湃活力?本期,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景小勇,了解相关内容。

中国城市报:电影《只此青绿》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的精髓一致,故事围绕一位现代文物研究员在《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潜心钻研,跨越近千年时空走入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内心,目睹了其呕心沥血忘我创作,与无数劳动者携手,历尽千辛万苦创作出传世画卷的历程。电影和舞蹈诗剧都以“只此青绿”命名,在您看来,何以“只此”?何为“青绿”?

景小勇:电影《只此青绿》与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都以画中主色调“青绿”为视觉线索,探究画作形成所需的篆、绢、颜料、笔、墨等材料和工具的制作工艺,深度提炼并展示多项中国传统非遗技艺,生动展现了《千里江山图》近千年不褪的色彩、无数劳动者的匠心创造,以及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们的接续守护,共同呈现了一幅极具中国美学理念和中国精神的艺术画卷。

“只此”是独一无二的。从具象、直接的角度来看,这幅《千里江山图》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它是中国青绿山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画作的作者也是独一无二的,王希孟富有传奇色彩,且《千里江山图》是其唯一的传世作品。

而“青绿”表现的是画作色彩及物质来源的独一无二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国美学特质。“青绿”已成为中国美术和美学的一种标志。

在我看来,“只此青绿”是一种美学精神,是中华审美的一种意象。“只此青绿”的文化意蕴具有连续性、统一性、开放性、创新性、和平性。

“只此”一卷、“只此”色彩、“只此”审美、“只此”中国文化、“只此”中华民族……“只此”代表的是一种文化自信,而“只此青绿”代表的也是一种高度概括的文化审美。

中国城市报:将舞蹈诗剧转化为电影,把《只此青绿》从舞台移至银幕的初衷有哪些?

景小勇:一方面,我们一直希望这部富有特色的舞蹈诗剧能实现从舞台艺术到电影艺术的转化,让两者相互影响。这是两种艺术门类在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交流互鉴,也是艺术发展创新规律的一种体现。把《只此青绿》做成电影,是我们对这些思路的实践。

另一方面,舞台艺术作品无论是演出还是向受众传播,都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社会广泛认可、市场需求很大的优质剧目,自然希望能够转化为影音形态,以便让更多人更容易触达。这是艺术传播的需要。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制作电影的方式,让更大范围的受众接触到“青绿”。

以上两方面,是我们把舞剧转化为电影的基本考虑。实际上,在舞剧首演之前的2021年6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就已经开始和中影相关方面探讨拍摄舞剧电影的构思。经过一年的沟通,2022年6月,项目主创开始参与,然后大家又沟通、探讨、研究了一年多。到了2023年8月,电影开拍。

拍摄舞蹈电影是舞蹈工作者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一个夙愿,“青绿”这部剧让这个夙愿实现了。“青绿”以其优质的内容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用好了这个机会。

中国城市报:电影《只此青绿》取得成功及突破的内在原因有哪些?

景小勇:一是内容为王,文化自信。电影《只此青绿》的主题把握,是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致敬。内容体现了北宋时代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积累到的高度,《千里江山图》作为精品,其中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电影内容的演绎以充分展现文化自信为前提、为诉求,达到了思想精深的要求。

二是守正创新,精彩呈现。电影《只此青绿》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感染观众,还因为其顶级的主创。以周莉亚、韩真为代表的团队,以精益求精的视角、主体、线索、结构,在编舞、舞美、灯服道效化、音乐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度。精彩的呈现手段,能够实现表与里的完美统一。

三是时代主题,人民需求。电影《只此青绿》的创作过程体现了人民本位、人民中心。其实作品不光是在向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致敬,也是在向我们自己致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构成部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作品里,大家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产生共鸣。

四是开放包容,迎接挑战。当今社会的艺术生产面临两个挑战,即文化消费市场和互联网的挑战。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艺术创新发展的主要态度。从绘画到舞剧到电影,“青绿”遵循了在机遇和挑战下,艺术生产及传播的客观规律。

中国城市报:多年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推出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在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服务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使节”、闪亮的“文化名片”。接下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将如何持续激发艺术创作创新活力?

景小勇:一是我们坚持创作是核心任务、传播是根本目标的基本理念。优秀作品是核心竞争力,优质传播则可使创作价值最大化实现。所以,创作和传播要并重。

二是我们坚持做好选题、解题、创作、推广、运营、传播6个环节的工作。6个环节整体谋划一体推进,以观众为导向、以市场为参考、以效果为激励,确保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展现和价值实现。

三是坚持对外开放合作、对内激发活力。发挥国有大团的引领作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和有关机构及地方各界广泛开展合作,寻求文化支撑、主题素材以及地方文化滋养,与集团的创作优势形成互补、互动、互促局面,使我们的选题能够更加贴近时代、贴近人民需求,创作出有气质、有深度、精彩的作品。我们不只是直接在创作,我们更是在组织创作、倡导和践行集体创作。同时,我们加强项目制和总制作人负责制,努力把握好确保艺术质量和控制成本之间的平衡。我们以能够演起来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标准,努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落到实处。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10月21日  第17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艺术
  • 文化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