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着眼小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聚焦“严”“全”“效”,从关键标准、基础服务、为民实事等方面着手,不断推进小区党组织实质化运行、常态化运作,把居民小区建设成为组织健全、治理精细、管理有序、服务便捷、邻里友善的幸福家园。
突出“严”字
把好关键标准
严密组织体系。持续深化“红色领航·小区善治‘全覆盖、再提升’”专项行动,出台《关于全面增强小区党组织功能 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穿透式组织体系,推动组建小区党组织133个,划分561个楼栋党小组,确定1122个党员中心户,不断提升组织覆盖质量。
严把人选标准。突出“双好双强”标准,采用“小区党员‘选’、重点群体‘引’、面向骨干‘荐’”相结合的做法,从业主党员、社区工作者、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择优选配133名小区党组织书记,主动考察吸纳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主要党员成员进入小区党组织担任兼职委员,并实行动态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提前介入机制,要求小区党组织靠前参与业委会人选的物色、推荐、把关,通过“正面+反面”融合,对照全县业委会主任推荐人选标准11项“负面清单”,累计筛选69名老党员、老干部进入小区业委会(其中16人兼任业委会主任)。
严督物业服务。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统揽作用,全面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及时将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并完成党组织100%覆盖。试点实行实时监督赋能举措,积极延伸物业服务监督触角,邀请并选聘45名由外卖骑手、热心群众等构成的物业服务监督员,以积分制引导监督员深入小区巡查走访、随手拍物业服务问题,先后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解决业主诉求60余个,切实提高小区居民满意度。
突出“全”字
抓好基础服务
队伍“全参与”。建立县镇领导干部挂钩小区制度,推动150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挂钩157个住宅小区,下沉到小区指导提升物业管理质量。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巾帼服务队”等服务队836支,主动到小区参与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保洁等志愿服务活动2800多场次。挖掘一批小区内热心公益事业、具有专业技能的能人,根据小区能人的特长和意愿,先后设立老党员工作室、邻里调解室等特色功能室53个,组织开展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矛盾调解等服务活动500多场次,有效壮大小区治理服务力量。
阵地“全覆盖”。依托全县70个“党建+”邻里中心,将服务功能延伸进居民小区,动员有条件的小区利用物业用房、公共活动区域等空间建设23个邻里服务站,打造邻里议事厅、居民恳谈室等40多个,常态化为小区居民提供育幼、便民、娱乐等多元化服务活动280多场次,办理便民事项200多件,推动“家门口”议厝边事、享“邻”服务。融合“邻文化”和“家文化”,引导135个小区制定邻里“微公约”,延伸拓展“微协商、微议事”功能,推动小区居民主动融入参与小区事务。
资金“全保障”。创新实现小区党组织领建“友邻基金”,建立“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捐赠者”资金监管机制,以居民需求为落脚点,通过小区代表议事、居民微协商等方式量身定制基金项目,策划老年人服务、青少年关怀、助残支持等微公益项目34个。立足架好信任桥梁,推动创建公维金查询二维码,主动在小区各单元楼栋公示,切实保障居民对公维金使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达到“一码统览、数字监管”。
突出“效”字
办好为民实事
特色服务有效。着眼“女性能顶半边天”,积极传承弘扬“惠女精神”,由小区党组织深挖一批“惠女能人”设立32个“惠女调解室”,深入所在小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普法宣传等主题活动45场次,惠及妇女儿童4200人次。着眼“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开展“党员代表进小区”专项行动,发动105名“两代表一委员”进小区开展活动100余场次,参与解决小区近邻活动室提升改造等问题20余个,惠及居民5000多人次。
规范议事高效。建立社区“大党委”和小区“大物业联席会”制度,创设“邻里联议家事”工作法,由小区党组织牵头,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引导业主代表、共建单位等围绕“三重一大”事项、物业管理和居民诉求等事项进行共商共议,探索小区共建共治路径。截至目前,共召开联席会等200多场次,协调解决老年人活动室缺乏等问题300多个。
智慧治理常效。依托“智惠党建”云平台,推行在职党员“线上点单、线下办理”服务模式,设置文明倡导、健康指导等6大类30多种服务岗位,由小区党组织定期梳理居民“线上需求”并发布“心愿清单”,推动5700多名在职党员精准到所住小区报到,认领邻里“微心愿”1200多个。
《中国城市报》(2024年12月23日第28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