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上海市崇明区:考察学习荷兰范例 探索农业产业创新路径

2025年01月13日 15:44:05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杨 阳 余新江

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的上海东禾九谷开心农场有限公司一景。

上海市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供图

去年下半年,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产业发展处带队,携同上海乡村振兴产业集群的企业家代表考察团去往荷兰世界园艺中心学习“取经”。代表团包括东禾九谷、光明牧业、春强农业等12家上海特色农牧产品生产销售企业。

荷兰人多地少、资源贫瘠,发展农业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了世界高科技农业的典范、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大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创新,从种植模式到种植理念,从企业管理到文化意识,荷兰农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全球借鉴。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科技农业力量强劲。而“国际生态岛”崇明区,既是上海的“后花园”,也是“长三角农业硅谷”实践地。此次荷兰之行,亦会为崇明区的相关企业带来显著的发展启示。

考察团企业中的东禾九谷,全称为上海东禾九谷开心农场有限公司,10年前在崇明区扎根。公司董事长杜军旗立足现代农业生产,围绕“做好一粒米”,带领团队在育种、插秧、田间管理、烘干、储存、加工等各环节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道路。“公司始终秉承科技兴农使命,在一次次摸索和实践中,通过机械化、智能化,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杜军旗说。

近年来,在崇明区高标准推进“国际生态岛”建设过程中,像东禾九谷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并积极助力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区正大力推进完善技术攻关、产品中试、产业化示范等平台功能,引导鼓励各类农业科创企业、经营主体持续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及结果应用改进,促进农业投入品制造、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

通过考察调研,上海企业家代表了解到,荷兰农业的全球化模式发展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沉淀,形成了如今的高科技农业面貌。政府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投资教育,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和科研水平;二是将先进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输送给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力不断提升。

为什么说荷兰的农业是高科技农业?比如,其农作物的病虫防治都是建立在大数据分析之上的,卫星识别、分子识别甚至DNA识别等技术都应用在了农业生产上。荷兰有80%的农民已经使用GPS系统,由荷兰政府提供卫星支持。农民利用GPS系统捕捉农田信息,对农田情况进行科学分析,高质效地提高了对农田的管理。

在考察调研中,上海企业家代表还了解到,荷兰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农产品出口大国,还与其高效的分销模式密不可分。比如拍卖方式、农民合作社集体议价、成立一体化集团进行内部收购等。从种子到大棚、栽培基质,再到整个生产管理控制系统,荷兰的农业科技体系主要建立在农产品的生产系统解决方案上。

荷兰农业发展的全球化模式给了崇明怎样的启发?相关专家认为,以发展崇明大米为例,在“长三角农业硅谷”稻米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崇明区应实现种源、种植、生产、市场、国际交流、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上的体系化建设,同时以先进科技落地,带动农业生产示范农产品、农业生产装备产业、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等方面的发展。

借鉴经验、利用经验,找到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和支点,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崇明必将会在农业产业振兴之路上越走越稳。

《中国城市报》(2025年01月13日第17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农业
  • 崇明
  • 农业发展
  • 三农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