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三邻工作法”让陌邻变睦邻

2025年01月21日 14:29:21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组织部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以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为抓手,聚焦“聚邻、亲邻、悦邻”三条工作主线,做强活动载体、优化服务供给,打造“端信兖州 幸福家园”工作品牌,实现从“陌邻”到“睦邻”的有力转变,为居民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党建聚邻

建强组织聚民心

兖州区坚持以党建聚邻为牵引,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组织服务网络,搭建起基层党组织牵头、党员群众参与、凝聚各方力量的“睦邻+”治理体系。

延伸组织“触角”。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优化网格六级体系,推动“资源下沉、人员下沉、服务下沉”,延伸为民服务“神经末梢”。横向整合驻区单位、爱心企业等资源,有序引导2300余家商户、医院诊所、公益组织等参与网格服务,构建“一核多元、一网统筹”的服务格局;纵向做实349个“红色网格”,招募4458名红色楼栋长,组织4600余名在职党员干部深入包保社区,实现网格最小单元“找得到组织、看得见党员”。

打造“红色物业”。实施物业攻坚提质行动,推动物业党组织应建尽建。为破解老旧小区“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 等问题,在北关社区探索成立首家社区领办物业服务公司,采取“诚信积分+低偿服务”模式,打造具有公益性的“红色物业”,有效解决垃圾处理、充电桩安装等一批“老大难”问题,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同时,制定出台深化提升“端信兖州 红色物业”建设若干措施,在全区全面铺开党组织领办物业企业、物业领域降诉等8项重点任务,开展“社区书记+物业经理接待日”活动740次,物业类诉求同比下降19.5%。

组建“幸福联盟”。积极探索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建设,联合爱心商户、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以及第三方服务机构,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文化休闲等多种服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鼓楼街道招募20家辖区单位、200余家商户、300余名社区“新能人”成为“睦邻合伙人”,通过志愿联系、项目联手、文化联谊等方式,组建社区“幸福联盟”,动态收集居民群众“微心愿”和急需解决的难题愁事“微清单”,鼓励“睦邻合伙人”认领公益项目、做好“接单服务”,去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80余场、服务群众3000余人次。

服务亲邻

贴心关怀暖民心

兖州区坚持从服务切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服务载体,多方联动、共同发力,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满足居民各项需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打造“邻里中心”。坚持“以阵地换服务、以活动聚人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改扩建社区“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50处,设立多功能小区“兖新苑”服务点139个,打造智能便民服务网格“红帆驿站”218个。整合资源、服务和活动,鼓励各社区因地制宜,为群众提供更贴心的社区“嵌入式”服务,开展“韦园夜校”“亲子运动会”等系列社区活动120余场,举办各类“睦邻大集”“公益市集”等活动30余次,让“小阵地”释放大能量,实现群众休闲有去处、娱乐有场所、聚会有阵地。

一线为民办事。社区党委牵头建立“街坊说事点”“居民议事厅”等,探索推广“小马扎议事”“居民议事会”等议事机制,开展活动270余次,在“拉家常”的过程中解决邻里纠纷,营造“和为贵”的良好氛围。在奎星楼社区打造“一口式受理、全科式服务”的“全科社工”,推行“日均万步”工作法,全员下沉跑楼宇、进楼栋、访住户,一线走访听民意、疏情绪、解难题,打通服务、联系群众“零距离”,真正让群众话有人听、事有人办。

深化志愿服务。探索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机制,打造“窗帘之约”“小哥招呼站”等平台载体,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复制推广鼓楼街道“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探索“信用积分+志愿服务”模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389支,开展文明创建、爱心帮扶、法治宣传、环境保护等各类志愿活动1500余次,试点设立奎星楼社区慈善基金,引导辖区商户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免费充电等公益服务,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和文明。

文化悦邻

多彩活动润民心

兖州区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依托党建“睦邻节”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浸润邻里关系,提升文明素质,营造“生人变熟人、睦邻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聚焦“邻里学”,开启思想领航。实施队伍提升、主题策划、阵地拓展、品牌宣推四大工程,打造8个宣讲团,吸纳先进典型、“百姓名嘴”、社区达人等1500余人组建百姓宣讲队伍,构建“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百姓讲故事”宣讲矩阵,开展“理论+文艺”“理论+趣味活动”“理论+志愿服务”活动,用通俗易懂和接地气的语言为群众讲解培育弘扬文明新风尚、防诈骗、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等知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邻里宣”,引领文明风尚。深入挖掘传播优秀家风,引导居民崇德向善、学习身边榜样,通过制定居民公约、分享家风寄语、宣讲家风故事等,多渠道、全方位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设计制作公益广告、宣传标识等580余处,让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融入日常生活,用传统美德促进社会治理。

聚焦“邻里乐”,丰富文化生活。坚持“一社区一特色”“一月一主题”,举办公益市集、文艺汇演、趣味游园会等“陌邻变睦邻”活动1890余场次,惠及16.1万余人。利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庆日开展包饺子、包粽子、送月饼等活动,让居民走出家门、走进社区,培育“关门是小家、开门一大家”的邻里文化,打造“有颜值、有温度、有内涵”的幸福家园。

《中国城市报》(2025年01月20日第30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正能量
  • 时政
  • 党组织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