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自媒体

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资源力量“下得去” 引导激励“服务好”

2025年01月21日 14:31:37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共河曲县委组织部

为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针对基层治理资源分散、力量不足等短板,扎实推进“双报到、双服务、双包联、双评价”机制落实,以“一次联席会议、一个共建项目、一名兼职委员、一封信、一卡通、一批品牌、一张存折、一次评价”的“八个一”模式促进资源、服务、管理三个融合,让机关单位和在职党员“下得去、服务好”,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资源融合

释放共治效能

驻区单位作为社区治理的最大资源,通过“力量下沉、资源下沉、项目下沉、服务下沉”为基层治理聚力。河曲县7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报到,包联74个小区,凝聚社区治理力量。

一次联席会议构建多元治理格局。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模式,吸纳驻区单位为“大党委”成员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通过“大事共议、要事共决、实事共办、急事共商”,合力共解基层治理难题。聚焦解决居民“飞线充电”顽疾,县城建交通局联合社区、消防、公安等部门,对小区“飞线充电”安全隐患开展拉网排查,同时为符合条件的48个老旧小区集中安装充电桩441组,解决“电动车充电难”,让居民共享安居幸福家园。2024年召开“大党委”联席会议64次,解决民生问题97件。

一个共建项目精准链接资源。社区向驻区单位提供居民需求清单,驻区单位向社区提供资源清单,将资源与需求精准对接,形成服务清单,确定共建项目。县卫健局与树林子社区共建“健康送到家门口”项目,经常性组织义诊进小区活动,服务居民1800余人次。县法院与滨河社区共建“送法进社区、释法促和谐”项目,组织在职党员20余名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宣传,走入小区提供法律援助、调解邻里纠纷,普法出“新”,效果更贴“心”。

一名兼职委员凝聚共建合力。74个驻区单位选派党建业务骨干74名担任社区兼职委员,作为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之间的桥梁纽带,协调开展党建联建活动144次。兼职委员发挥职业及个人特长等优势,参与政策宣传、群众文化等服务活动500余次。

服务融合

凝聚先锋力量

河曲县围绕“群众所需、党员所能”,引导在职党员把“身份亮出来、责任扛起来”,争做基层治理“急先锋”。

一封信倡导党员“上线”。在河曲组工微信公众号发出“致全县在职党员的一封信”,倡导全县在职党员主动下沉社区小区,1892名在职党员从“隐身”变“在线”,主动到社区党组织报到,认领政策宣传、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8类服务岗位。县司法局、公安局等单位在职党员协助社区、小区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法律宣传等活动。

一卡通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和特殊困难居民台账,结合居民类型、党员特长等情况,精准确定616名在职党员“一对一”包联特殊居民户,为每名在职党员制定“进社区报到服务联系卡”,做到在职党员信息、包联户情况、服务活动情况、小区评价意见“一卡明白”。

一批品牌创新服务模式。各社区积极探索心愿墙、“四单”模式等成为发挥在职党员作用的新抓手。滨河社区推行“4+6十分满意”模式,激励以在职党员为主的4类人员通过“征集心愿、审核心愿、公布上墙、认领心愿、跟踪办理、办结公示”6个步骤,为居民实现“微心愿”79个。县卫健局在职党员为包联高龄老人送上“健康大礼包”,送到了群众心坎上。

管理融合

推动常态长效

河曲县聚焦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发挥“正向激励+评价反馈”作用,推动“四双”机制落实落细。

一张存折转变服务观念。建立“爱心存折”,采取“一人一存折、服务即算分、分满一兑换”模式,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以积分形式记录,在职党员变“社区叫”为“主动来”,社区结合党员服务项目为每名在职党员建立专属爱心存折卡,根据不同服务内容进行积分,对党员服务事项详细记录管理,积分达到80分可获得一次志愿服务,引导激励在职党员参与报到服务。2024年以来,在职党员为群众办实事1728件,开展服务活动215次,服务群众7000余人次。

一次评价激活服务意识。建立《河曲县驻社区单位、在职党员评价办法》,采取“社区(小区)党组织初评+居民满意度测评”的方式合理评定等次,强化结果运用,将社区对驻区单位的评价结果作为单位评选模范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四强”党支部创建的重要参考依据;小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评价结果与“两代表一委员”推选、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等挂钩。

《中国城市报》(2025年01月20日第27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河曲
  • 时政
  • 党组织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