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福建省漳州市:近邻党建先锋领航 同心共筑睦邻善治

2025年01月21日 14:38:35 中国城市报中共漳州市委组织部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通北街道金源社区党组织与漳州市义工协会志愿者为辖区居民义务写赠春联。

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注重从创新体制机制、党建互联互动、社区基层治理等方面入手,创新开展近邻党建工作强基固本、头雁培育、先锋引领、睦邻善治、示范创建、保障护航“六项行动”,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织密组织体系

打通基层治理末梢

漳州市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大力推动党组织建在小区、街巷、楼栋上,不断延伸党组织的触角,使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

着力扩大覆盖面。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大力推行“支部建到居民小区上”,把党组织建在群众“家门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从2021年5月开始,在全市开展小区党组织组建集中攻坚行动,推动各地纷纷组建工作专班,对辖区范围内小区逐个进行摸排,建立工作台账,倒排组建工作进度,实行“销号”管理,着力消除党组织覆盖的“空白点”和“盲区”,让小区党支部成为居民的“主心骨”。目前,全市已组建小区党支部669个,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不断优化组织链。及时跟进做好社区党组织设置调整,根据社区居民和党员数量,及时升格党组织;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楼栋相邻、便于党员管理和活动的原则,建立楼栋党小组;对无物业管理的、未建立党支部的老旧街巷、小区楼栋,配备“两长一员”(党员楼栋长、街巷长、网格员),逐步形成“社区党委(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楼栋长”的四级组织架构,有效解决社区党支部“小马拉大车”问题,使党的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选优配强“领头雁”。将有公心、有热心、有能力、有威望的党员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推动216名在职、离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有情怀、想干事、群众认可的小区党支部书记队伍。注重加强教育培训,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开办“书记论坛”、党建沙龙、异地参观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小区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2021年以来,全市县级共举办小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28期,培训660人次。同时,探索推行小区党支部书记镇(街)备案管理制度,每年开展一次履职情况调研分析考核,全方位掌握履职能力和成绩,将其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坚持共建共治

聚合各方资源力量

漳州市坚持多元参与、协同治理、成果共享,着力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突出精准共建。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社区治理的重要事项,促进治理力量向社区、小区集聚。健全共驻共建机制,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手拉手”结对共建、互帮互助。组织部门、街道党工委结合社区需求和实际,合理调整共建单位,推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1750多份,实现组织密切联系、资源有效流动、服务高效对接、治理落实落细。如芗城区通北街道金源社区以“党建引领、共商共治”为目标,以党总支为核心,党组织联席会为议事协调决策机构,着力构建“社区—驻区单位—非公企业—楼栋党组织”的互商共治模式。

创新共治机制。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建立“社区110”,推行以网格员、警员为主干,治安巡防队、法律援助队、志愿服务队等若干支专门队伍为支撑的城乡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推动构建“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10分钟服务圈”。积极推进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27名物业企业党员项目经理、业务骨干兼任社区“两委”成员,141名社区“两委”、居民党员等担任物业企业监督员,推选党员中心户、物业职工等211人担任“红色管家”,形成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互联互动、融合发展的工作格局。

引领议事决策。全面推行“两议两评两公开”议事协调机制,引导各类组织和居民代表通过自主商议和共同商议,参与小区重大事项的决策,让小区居民真正“当家作主”;定期对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建单位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评价,有效推动自治与共治有机融合、同向发力;及时公开小区重大事项决议、公开落实情况,主动接受居民监督。通过“商议—评价—公开”良性循环,推动小区党组织更好地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引领服务作用。

注重精细服务

聚焦回应群众关切

漳州市坚持人民至上、为民服务,在基层治理中下足“绣花”功夫,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好服务阵地。市级划拨400万元党费支持各地打造市级近邻党建示范点20个,带动县级财政投入4500多万元,建好用好党群活动阵地347个。各地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物业用房共享、公共活动区域配建等渠道,建设一批“邻里中心”“邻里驿站”等小区党群活动阵地。比如,东山县铜陵镇桥雅社区把拉链厂废旧厂房改造成集民生、综治、养老、避灾、卫健、文娱、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党建+N”口菜园邻里中心,以本社区老党员带动周边社区老党员、党员带动群众,到邻里中心开展活动,让邻里中心成为群众的另一个“家”。

畅通服务渠道。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定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居民法治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干部包联网格、走访联系群众制度,灵活设置小区议事厅、邻里茶叙室等多元化调解平台,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及时收集并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比如,龙文区步文街道锦绣社区党总支运用“智慧芳邻”平台,将社区、业主、物业三方纳入智慧社区平台端口,对于需共商共议的问题,采取社区发起线上意见征集、居民电子投票发表意见的形式,顺利推进一件件改造项目实施。

充实服务力量。出台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从选任招聘、规范管理、待遇保障等10个方面制定33条细则,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物业服务行业党委,指导各地纷纷成立“红色物业联盟”,组建210多支“红色物业”服务队,有效解决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2543件,调解物业纠纷445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587次。积极开展小区党员“亮身份、亮作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争当服务先锋”的“双亮双争”活动,组织2.6万余名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小区报到,引导党员主动认领服务事项,快速解决邻里诉求。比如,南靖县山城镇世纪豪庭小区设置好人椅、五心好事墙,引导在职党员亮明身份,主动参与小区服务治理。广泛发动社区小区热心居民、在校学生和企事业单位青年,成立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社区小区综治、疫情防控、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垃圾分类等各类志愿服务。

丰富载体活动

营造浓厚睦邻氛围

漳州市坚持以人为本、守望相助,通过培育邻里文化、调动居民参与热情、创新小区自我服务管理等措施,不断密切邻里关系。

小区邻里文化更好。利用党建活动阵地、公共场所等场地营造近邻文化宣传氛围,鼓励支持小区举办邻里文化节、“好邻里”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向上向善的活动,大力弘扬“远亲不如近邻”理念,为居民相识相熟、增进感情提供载体。结合闽南文化传统资源,展示历史名人家风家训,宣传“好厝边”等先进事迹,树立睦邻榜样,让居民在近邻文化的浸润中传承弘扬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利用元旦、春节、端午等重要节日,举办邻里趣味活动、邻里美食节、邻老讲古等活动,丰富居民生活,拉近邻里距离。

居民参与热情更高。发挥道德教化作用,大力宣传守望相亲的近邻模范,吸引越来越多的治理能人更加深入地参与小区建设,不断壮大近邻党建力量。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党员、热心人士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小区居民,将小区居民的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调动起来,成为“近邻党建”支持者、参与者。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排查梳理社区、小区急难愁盼问题1190个,完成“新年开门办实事”768件。

小区自治形式更活。努力创新小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形式,坚持把居民与居民近邻互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居民公约、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整合各领域资源等举措,主动对接邻里需求,着力打造社区居民的幸福家园。通过盘活居民身边的人才资源,发挥社区内警务、医务、法务、教师等在职党员职业优势,为居民免费提供应急医疗、法务咨询、教育教学等精细化服务。(图片由漳州市委组织部提供)

《中国城市报》(2025年01月20日第21版)


责任编辑:越玥

邻里中心邻里单位时政党组织

热点新闻

新闻推荐

关于我们

报社简介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城市服务

广告服务 诚招英才

版权合作 商务合作

报社业务

新闻投稿 读者来信

报社公告 品牌监督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