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国家枢纽节点庆阳基地。
冯喜斌摄
庆阳市是甘肃省除省会兰州市外的首个千亿元级市州,是甘肃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中“陇东南经济带”的核心城市,被视为甘肃经济发展的第三极。
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抢抓“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机遇,快速成长为全国八大枢纽节点增量较大、增速较快的数据中心集群,精心打造的“中国算谷 智慧庆阳”城市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此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打响“庆阳苹果”品牌;深挖文化底蕴,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扩大,城市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
乘“数”而上加速跑
数字经济聚能成势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批复同意甘肃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甘肃枢纽设立庆阳数据中心集群。
自此,庆阳与“数”相拥、与“算”结缘,在新的赛道上疾驰。庆阳由此也成为全国“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西煤东运”“西气东输”“东数西算”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交织叠加的城市。
“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使得庆阳数据中心集群迅速崛起,成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保障基地。截至目前,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已建成标准机架3.1万架,算力规模突破5万P。这一成就不仅夯实了庆阳的数字经济基础,也强化了数字经济产业,为甘肃省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极。
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说:“‘东数西算’工程正改变着庆阳的城市气质和发展气象,为全国提供了惠普绿色的算力服务。在算力基础的带动下,庆阳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随着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通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项目相继投运,以及金山云、燧弘科技、首都在线等智算中心规模的持续扩大,庆阳走出了一条“以多产业、多场景驱动算力建设,以大算力集聚智算生态,以全生态拓展新产业、新场景”的闭环互促、循环共进发展路径。这些项目的落地和运营,为庆阳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希望,有效带动了庆阳的经济发展。
据了解,庆阳数据中心主要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算力需求,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重要算力保障基地。目前,庆阳正在积极推动低空经济、平台经济、智能制造、信创、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
庆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继军说:“2025年,庆阳将加快建设全国AI算力高地,提速建设多个‘万卡’集群,算力规模达到10万P,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算力生态基地和全国领先、规模最大的智算数据中心集群。”
乘“数”而上,顺势而为。庆阳实现了从经济发展“洼地”到数字产业发展“高地”的起跳跨越,展现出庆阳在新时代的新面貌和新活力。
打响“庆阳苹果”品牌
“链”出强市富民大产业
庆阳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海拔适宜,具备生产优质苹果所需的主要生态指标和辅助指标,全市6个县区被农业农村部划为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生产的苹果果实硕大、果面光洁、色泽艳丽、营养丰富、酸甜适口、风味浓郁。也因此,庆阳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优质苹果之乡;庆阳苹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入选国家农产品品牌目录。
据了解,庆阳现有果园133万亩,苹果全产业链产值113亿元,从业人数30多万。庆阳苹果畅销国内20多个城市,盒马鲜生、大润发、华润万家、永辉等大型超市均有销售,出口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苹果产业已成为庆阳市农业支柱产业。
近年来,庆阳市紧盯全市苹果产业链产值和品牌价值“双提升”目标,实施百万亩优质苹果基地改造提升工程,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陇东学院、庆阳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等科技力量支撑,不断推进苹果产业技术升级。
“果园施的都是有机肥,苹果品质好、甜度高、个头大,除去成本,每亩地收入一万多元。”果农范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我种植果树三十多年了。这些年,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果品质量越来越好,每年果子还未到采摘季就被果商预定了。”
近年来,庆阳市着眼于打造“庆阳苹果”品牌,提出了以“庆阳福地天赐瑞果”为口号的品牌宣传推广理念,培育出瑞雪、瑞阳、维纳斯黄金等新优品种和自主品种,持续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品种品质差异化发展,增强庆阳苹果的市场竞争力。2024年,庆阳市被确定为农产品(苹果)区域公用品牌调研示范基地,成为国家体育运动员保障食品。
“庆阳苹果品牌知名度较高,陇上鲜品智慧农场总面积2045亩,主要栽植秦脆、瑞雪、维纳斯黄金、红富士、嘎啦等新优品种,销售主要依靠线上及果树认养模式,好评如潮。”甘肃陇上鲜品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向东向记者介绍。
经专业机构评估,2024年庆阳苹果的品牌价值为62.61亿元。在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庆阳苹果再次入围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随着果品生产、技术服务、贮藏加工、营销推介等全产业链和价值递增链的完善,在高速公路、高铁站、机场、城区过街天桥和大型商超LED屏、公交车和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随处可见“庆阳福地天赐瑞果”的广告宣传,庆阳苹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了由产品向品牌的转变。
彰显深厚文化底蕴
夯实城市品牌软实力
“庆阳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色彩多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元素和最鲜明的特色,具有足够的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具有强大的创新禀赋和发展动力。”黄泽元说。
庆阳红色底蕴深厚,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1934年11月7日,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华池南梁成立。以南梁为中心发展壮大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历史浩然,精神不朽。南梁精神早已融入了庆阳人民的血脉,成为庆阳的精神气质。
庆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发现于庆阳,境内发掘的南佐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见证之一。这里有着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博大精深的岐黄文化、独树一帜的民俗文化,香包、刺绣、民间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庆阳五绝”,《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绣金匾》三首庆阳民歌唱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这些交相辉映的“文化富矿”,成为“文化庆阳”建设的充足底气和坚实根基。
近年来,庆阳市坚持立足文化资源禀赋,以红色旅游为旗帜,以岐黄周祖文化为龙头,以康养度假为亮点,精心打造红色励志研学游、岐黄周祖探源游、生态避暑康养游、美丽乡村体验游等系列旅游产品,持续擦亮全域旅游的“庆阳模式”新名片。
古庆州文化旅游区、子午岭康养度假区、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南梁红色旅游景区、陇东风情园、东老爷山景区、环州故城景区、子午花溪谷景区、龙栖谷景区……一个个重点景区的提质升级,使庆阳成为了一个“红+绿+特”多元复合的旅游空间。
以节聚势、以会为媒,庆阳市以香包为主题,已连续举办了19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在宣传庆阳民俗文化、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庆阳市先后赴济南、青岛、西安、武汉、天津、深圳、成都等市召开文旅资源推介会,城市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持续提升。
文旅行业是展示城市形象和品牌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庆阳市通过多角度展示、多渠道宣传、多维度推广等“组合拳”,不断提升庆阳文旅的社会知晓度,夯实城市品牌的文化根基。
《中国城市报》(2025年01月27日第11版)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