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调查

雄县:城市党建“一张网” 激活治理“一盘棋”

2025年03月24日 16:01:38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记者杜英姿、郭文治、孟航、李彤彤、李静雯综合报道

河北雄安新区雄县世纪城小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河北雄安新区雄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好“绣花”功夫,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为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品质之城注入新活力。

“一张网格”管好基层治理

雄县以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积极构建“网格+”管理新模式,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打通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创新“18456”职能体系。2024年7月,雄县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将原社工委、原行政综合执法局和住建局供热、燃气、给排水、物业管理及住建执法职责合并,组建雄县城市管理局。这场改革并非简单的部门叠加,而是运用系统化思维,搭建“18456”机构职能体系,形成“中枢指挥—专业支撑—网格落地”的治理闭环。其中“1+8+4”中枢体系包括1个局指挥中心、8个内设股室、4个下属事业单位,打造治理决策“最强大脑”;“5+6”落地机制包括5个治理网格、6个工作专班。选优配强队伍人员,加强协调联动,探索推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城市管理权责明晰、精简高效。

推行“网格—社区”管理模式。根据人口分布、小区规模等情况,以雄州路和文昌大街为轴,将全县15个城市社区216个小区划分为5个治理网格,织密基层治理“经纬网络”,通过“网格化+专班化”双轮驱动,实现精准治理。网格长作为全科负责人,统筹推进网格内业务和数据循环联动,实现“以路为轴、纵横成网、责任到人、监管有力、常态长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为“干成事、不出事”提供保障。

建强“专兼结合”治理队伍。从群众需求的根源出发,坚守“整合资源、明确定位、破解痛点”原则,将“精致、精美、精细”作为贯穿工作的灵魂,紧密契合新时代城市管理的新要求,将执法队员、环卫保洁、社区工作者等多种力量下沉,将各类职责逐一落实到网格。网格长作为负责人,统筹网格内的业务推进与数据循环联动,这一举措有效规避了传统管理模式中多头管理、重复反馈的弊端,极大地减少了管理碎片化带来的资源浪费,成功搭建起“以路为轴、纵横成网、责任到人、监管有力、常态长效”的现代化城市管理体系,为城市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做好保障。

“三大品牌”拓展服务维度

雄县创新推行“网格+”治理模式,将红色基因注入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让精细化服务在城市肌理中生根发芽。

打造“红色纽带”党建品牌,搭建党群连心桥。创新“党建+网格”模式,整合各界优质资源进社区、进网格、进家门。全力打造“鑫家园心服务”“幸福满格”“幸福邻里”等党建品牌,持续开展面向社会各界群体的系列关爱服务活动,积极探索以精细化管理为基层治理赋能提效的新路径。与辖区银行、商超、物业、文化企业等10余家单位签署共驻共建协议,开展“幸福有我”百场特色文体活动和“向人民汇报”系列活动,组建“578”“580”志愿服务小分队,推行“居民文明积分”,共开展各类现场活动300余场次,参与4000余人次,推动服务链条向微网格延伸,打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担责任、共享成果的共治格局。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在将台社区、文昌社区、鑫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附近设立3个暖心驿站,解决外卖员、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充电难、喝水难、纳凉难、避雨难等实际困难,用暖心服务凝聚红色“新”力量。

打造“温情邻里”共治品牌,凝聚治理新合力。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举措,在世纪城小区打造18平方米的“雄州世纪幸福社区小栈”,针对小区公共事务,世纪社区运用“幸福议事厅”组织物业、社区居民、共建单位等各类代表协商解决方案。为了动员更多力量参与小区管理,幸福小栈广泛吸纳楼栋长、党员、热心居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爱心互助、政策宣传、治安服务等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共4支,开展义诊义剪、腊八节送粥、中秋节游园会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今,“雄州世纪幸福社区小栈”成为了居民身边的连心小栈、便民小栈、议事小栈、应急小栈、监督小栈。“雄州世纪幸福社区小栈”致力于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努力实现“一座小栈、多种功能”,让居民群众出了楼栋就能找到社区和组织,就能享受到“门口就近办”“有事随时办”的优质服务。

世纪城小区有一处维修自行车的摊位常年占道经营,小区居民多次反映,要求规范自行车维修摊位。接到诉求后,网格长杨新艳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后得知,该摊主家中有一位无行动能力的老人需要长期照顾,摊主因此无法外出工作,只能在居住小区设摊谋生。社区工作人员、物业企业和执法队共同上门与摊主沟通占道经营问题,并全面考虑其生活实际,最终在摊主家附近为其搭建一处“便民小屋”用于经营,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打造“文体乐民”服务品牌,绘就幸福新生活。升级社区阵地,拓展服务功能,开设书法、国画、古筝等文化传承课程,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建立“畅通渠道、定期发布、社区认领、群众圆梦”工作机制,实现“小微愿望”26件,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喜迎佳节写春联、情暖意浓送祝福”“学习雷锋精神、弘扬传统美德”“人间最美四月天、正是少年读书时”等主题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500余场,让“琴声、歌声、书声、笑声”广泛传播,让居民爱参与、多参与,营造互助友爱、温馨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强居民群众归属感。聚焦社区青年自我提升和交流需求,城市管理局联合团县委、县总工会、县妇联等单位每周二、周四在鑫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青年夜校”活动,开设书法、舞蹈、编剧等课程,打造联系服务青年的新载体,创新“青春雄安”社区实践场景,凝聚社区力量,激发社区治理新动能。

“多方联动”提升城市品质

雄县健全“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新面貌,推动形成“网格广覆盖、要素全融合、效能大提升”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以一抹“红蓝配”,共同绘就城市管理新画卷。

拓展“先锋领航”服务,城市管理精细化。打造“城管先锋服务发展”机关党建品牌,坚持党建“红”引领城管“蓝”,穿好城市管理绣花针。坚持党建引领强治理、城管先锋展作为,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抓手,突出“精致、精美、精细”工作导向,推动党建、业务、服务一体化深度融合。持续整治停车秩序,以雄州路沿线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以“人防+技防+物防”为主要手段,整合执法队员、网格员、志愿者力量,守住主要道路后再向其他主次干道延伸。强化流动商贩管理,增设便民市场、临时服务摊点,将早时执法、错时执法、延时执法相结合,确保全天候无死角覆盖。深化“门前三包”治理,以“清脏、治乱、提质”为重点,向2055个门店商户发放秩序管理告知书,整治店外经营239处,不断推动经营商户由“被动服从管理”向“积极配合管理、主动参与管理”转变。

聚焦环境卫生整治,社区形象精致化。以城市容貌集中整治提升为切入点,聚焦薄弱环节,全面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通过拉网式排查整治、动态化监督考核等方式,把各项目标任务细化到网格,组织社区干部、党员、网格员、环卫工人、志愿者等力量,重点针对小区楼道杂物堆放、公共区域垃圾、飞线充电等各类不文明现象开展专项整治,确保辖区环境面貌整治无死角。引导居民群众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鼓励居民群众自觉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共同营造“人人参与、自觉维护、共同创建”的良好氛围。

探索“红色物业”培育,物业服务精品化。组建了物业管理工作专班,引进物业服务公司对老旧小区实施物业进驻全覆盖,推动5大网格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物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引导物业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升服务品质。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行合署接待、合署议事、合署学习的“三合署”联建模式,重点解决了环境卫生、冬季供暖、杂物堆积、堵塞消防通道、飞线充电及捆绑收费等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社区物业、党员、网格员、志愿者开展“网格化+服务”,主动上门宣传政策、开展业务、受理诉求,推动服务窗口延伸至“家门口”。

《中国城市报》(2025年03月24日第18版)

责任编辑:越玥
  • 社区功能
  • 网格系统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