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主打稿件

效果可期,政策加码促大宗消费

2022年06月06日 10:46:28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邢灿

202205292107409a.jpg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发放今年首轮数字消费券,活动分10轮进行。活动主题为“晋情来消费——好吃运城 嗨购河东”,重点围绕零售通用、家电家居、餐饮住宿、汽车等领域投放消费券或提供消费补贴。图为工作人员在山西省运城市大运新能源汽车展厅通过手机直播推介新能源汽车。  中新社发 黔 昶摄

国务院近日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简称《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当下,我国消费恢复增长态势如何?大宗消费在稳经济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相关政策地方层面落实情况如何?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进行了相关梳理采访。

疫情扰动消费短期承压

消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当前,消费形势如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9929亿元,同比下降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8213亿元,增长0.4%。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24880亿元,同比增长0.4%;餐饮收入13262亿元,下降5.1%。特别是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环比下降0.69%。其中,商品零售26874亿元,同比下降9.7%;餐饮收入2609亿元,下降22.7%。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3月以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波及全国多个省份,造成居民出行受限、物流运输活动受阻、高接触性行业客流量下降,休闲旅游、住宿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线下服务性消费再度受到冲击,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回升态势走弱,消费整体复苏表现乏力。

不过,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蕴提醒,总的来看,疫情冲击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的,我国消费韧性强、潜力足的特点没有改变,消费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大宗消费成促消费重要抓手

疫情影响下,消费复苏面临较大压力,应如何提振消费信心?大宗消费成重要抓手。

《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到,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数量、放宽购车人员资格限制,鼓励实施城区、郊区指标差异化政策。鼓励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事实上,近段时间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多次出现在国家层面的相关部署中。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会议决定,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5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决定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据了解,目前我国车辆购置税实行统一比例税率,税率为10%。减半征收后,相关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税率将由10%降为5%。如果一辆2.0升以下的乘用车总价款为20万元(不含增值税),政策实施前,车辆购置税为2万元;政策落地后,则只需要缴纳1万元购置税,买车成本进一步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当天,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于5月至12月联合组织开展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山西、吉林、江苏、浙江、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海南、四川、甘肃等地,选择三四线城市、县区举办若干场专场、巡展、企业活动。

“汽车消费对于提振消费至关重要。”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汽车类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较高,增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类零售额超过4万亿元,达到4.4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9%。

多地出台促消费升级举措

目前, 上海、深圳、天津等多地出台相关政策稳经济、促消费。“各地正加大促消费政策实施力度,有力推动消费恢复和潜力释放。”刘向东说。

先看上海。近日,《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发布,其中明确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2022年12月31日前,个人消费者报废或转出名下在上海市注册登记且符合相关标准的小客车,并购买纯电动汽车的,给予每辆车10000元的财政补贴。

在推动家电消费方面,上海市宣布实施家电以旧换新计划,对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节能产品等消费按规定予以适当补贴,支持大型商场、电商平台等企业以打折、补贴等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绿色智能家电和电子消费产品促销等活动。

再看深圳。不久前印发的《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提出,对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并在深圳市内上牌的个人消费者,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同时,新增投放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通过专项摇号活动,面向仍在摇号且已参加60期以上(含60期)的“未中签”申请人进行配置,中签者须购置符合条件的燃油车或新能源汽车。

在推动家电消费方面,深圳市将在5月—8月期间,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电视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厨房家电、生活小家电等家用电器,按照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2000元。

在政策力度上,天津市同样多措并举。近日,天津市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到,年内增投3.5万个个人普通车摇号指标。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取消迁入限制。重点推动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交通枢纽等车辆密集区域公共充电桩建设。落实新建居民小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标准,100%预留安装条件。

此外,天津市还将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设立适合家电生产企业开展回收项目贷款产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汽车、家电创新消费金融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流程,合理确定利率水平。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动银行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场景,提升服务便捷性。

除上述城市外,其他省市都在出台各自的促进消费政策举措。广东、福建、山东等地依托自身禀赋扶植预制菜等特色产业;四川、海南、福建等旅游大省打出补贴、优惠券、主题活动等措施带动消费活力;今年4月至9月,北京将面向在京消费者在线上平台发放超过3亿元的绿色节能消费券。

促消费政策效果如何

在刘向东看来,当下各地出台新一轮促消费的政策举措短中期结合,针对性强,突出预期改善。既有短期的促进消费回补的政策,包括使用消费券和减税补贴等政策举措促进消费回补,重点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特困行业和企业实施救助,“同时,也使用中长期的政策举措挖掘城乡消费潜力,充分挖掘数字化工具赋能作用,突破疫情防控对消费活动的抑制,全力促进新型消费,带动城乡消费协同发展,充分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 刘向东说。

在刘向东看来,本轮促消费政策正在发挥应有的作用,已出台或落实落细的政策有望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日用品市场、车市、楼市方面的刺激政策也会快速见效。各地因地制宜促消费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

以此次实施汽车购置税减半为例,崔东树分析,这是从消费端给消费者消费升级的政策导向,促进主流消费群体恢复消费信心,并有效降低主流消费群体的购买压力,将有效拉动汽车消费回归正常轨道。

“相关政策落地后,预计将带来约200万台车的销售增量。”考虑到疫情因素,5月中旬,全国乘用车联合会预计2022年乘联会零售销量为1900万台,同比下降5%。但通过购置税优惠等诸多新政策的实施,再加上行业努力,崔东树预计全年国内零售销量或可实现2100万台,年度同比增长回到正增长状态。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6月06日 第 02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山西
  • 运城
  • 大宗消费
  • 汽车
  • 家电
  • 天津
  • 数字消费券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