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公里,车程一小时左右,可以选择新能源汽车;800公里,大约是湖北武汉到重庆的距离,犹豫选择新能源车。如果是1800公里,新能源车还在选择范围内吗?
2024年春节期间,我做了一个“试验”,驾驶纯电动汽车从浙江杭州往返四川泸州,单向里程1800多公里。
单程累计充电5次,每次约1.5小时
驾驶路线: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
充电是我此行最关心的问题。
1月25日,返程第一天,满电启程。行程中,我一般会在电量剩余30%左右时进行充电,满电情况下,预计能跑350公里、4小时左右。在电量剩余30%时,我在沪武(汉)高速公路安庆温泉服务区进行了第一次充电,耗时一小时充至84%,因为中途发生了自然断充现象,所以预估实际充电时间仅在半小时左右;行至沪渝高速公路天门服务区,我进行了第二次充电,从36%开始直至充满,续航明显提升,驾驶体验好转。沿途累计充电5次,每次约1.5小时。
根据过往行车数据记录,在空调1档、车内温度22摄氏度、选择运动模式的情况下,时速90至100公里时,百公里电耗约25度;时速为120至130公里时,百公里电耗约28度。到达泸州时,根据记录,单程1893公里,共耗电495度。这超出了我的预估。
返程遇高峰耗时翻2倍
驾驶路线:沪渝高速公路—(北)京台(北)高速公路—巢(湖)黄(山)高速公路—溧(阳)宁(德)高速公路—杭(州)瑞(丽)高速公路
2月17日(大年初八)10时,我从泸州出发返程。中午在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珞璜服务区进行了第一次充电。行至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附近时,车流量明显增大,4个小时仅行驶了约100公里,中途在沪渝高速公路利川白羊塘服务区又进行了一次充电。返程第一天,完成总路程的三分之一。
第二天7时,继续前行。这次途经路段车流量较大,全天接力行驶直至凌晨1时,总路程还剩360公里;就近在德(州)上(饶)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并行线之一)池州西高速入口附近的充电站简单休整后,凌晨5时再出发。这一选择让我避开了高峰拥堵时段,因此后续整体道路较为畅通,最终在第三日10时左右抵达杭州。粗略计算,畅通情况下仅需17个小时的路程,在春节返程高峰期间,我整整花费了48个小时。
笔者观察到,自浙江向西行驶,一路沿途新能源汽车逐渐变少;返程自四川至湖北,路上新能源汽车也是寥寥无几,直至安徽才逐渐增多。通过这次出行,我也积累了经验:提前查阅沿途天气状况,做好里程计划,根据里程换算好补能次数等。
编后
春运叠加冬日,新能源车是否能够顺利完成长途出行比平时更为引人关注。据交通运输部消息,预计今年春运期间约有72亿人次自驾车出行,创历史新高。在庞大的车流中,也出现了更多新能源车的身影。作者本次自驾纯电动汽车1800公里返乡的旅程是一次大胆尝试,成功到达目的地的结果背后,少不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途中面对突发路况的灵活应变能力、天气状况较好、沿途充电设施较为充足等因素。
虽然作者此行较为顺畅,但不少自驾网友仍对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以及沿途不同地区充电设施均衡性、便利性等还有担心。根据部署,今年我国将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提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同时,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充电网络布局,加快重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营服务水平,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越来越值得期待!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