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公路连线成网、新能源车辆顺畅行驶、物流中心高效流转……这是近年来广东绿色低碳交通发展的生动答卷。广东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排头兵,始终坚持扎实推进绿色交通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广东力量。
建管养全程节能降耗
“来时青山绿水,走时绿水青山。”秉持这个理念,广州市从化至黄埔高速公路全面营建绿美、和谐的道路景观,项目总体绿地率达61%;海珠湾隧道工程积极研究并应用绿色建造技术,研发与应用环境友好的缓释型砂浆、再生泡沫混凝土声屏障,研究废弃泥浆和筛分渣土配制的再利用,探索构建城区超大盾构隧道绿色建设的新质生产力……
大力推动绿色公路创建、提升高速公路建管养水平,是广东发展绿色低碳交通的重要抓手。
长深高速公路梅州段绿色养护工程入选交通运输部国家公路现代化养护工程2023年试点项目。该项目通过应用新工艺、新设备,达到沥青路面旧料100%回收利用,有效实现旧沥青路面“超大比例再生、大幅度降碳”。
如今,科技引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2023年,广东省交通集团承担的在研绿色低碳节能方向科技项目共14项,更有大批清洁能源、低碳技术及材料在广东公路建设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
广东不仅全力降低在建交通工程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对于已运营的项目也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提升改造工作。目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正积极推进光伏在服务区、匝道圈等区域的融合应用,并对隧道进行照明节能技术改造,使隧道综合节能率达到40%至50%。
绿色出行服务加减有道
天色渐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返家。在深圳市龙华区,新能源公交车“下班”后也要“回家”,它们的家是立体新能源公交场站——民治综合车场。
广东省粤运交通股份有限公司自2014年起就开始逐步淘汰燃油公交车,目前该公司已投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车4580辆。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城市公交电动化率达到98.5%,基本实现了城市公交车新能源化。
今年春节,在广州工作的陈先生开着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回汕头老家过年。“广东很多服务区都有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充电很方便,不用担心半路车没电的问题。”陈先生说。
近年来,广东不断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新能源车辆配套充电设施建设。“截至2023年年底,全省有506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充电站,配置充电桩约1900座,充电停车位超3000个,建设超级快充站49个、换电站43个,基本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车辆充电设施能为绿色出行做“加法”,而ETC的推广应用则是节能降耗的“减法神器”。广东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升高速公路收费站ETC车道占比,大力推广粤通卡ETC发行使用,有效减少车主上下高速公路的等待时间和能耗。
智能共享“不空跑”
人流、物流高效便捷流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广东在绿色货运体系建设方面同样走在前列。
在广东港珠澳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港珠澳跨境商贸智能物流系统,可以看到货运车辆的调度情况。这是该公司结合珠海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立的智能物流体系。依托标准化的作业体系,粤港澳三地的跨境物流从“一个人、一趟车、一批货、跑一天”升级为“科学调度、分段接力、多次往返”。
如今,广东已有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5座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搭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广东充分发挥湾区地域优势,持续推动铁水联运、水水中转发展,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发力,为绿色货运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新能源配送车辆不仅在城市各个销售网点间穿梭,也载着农产品进城、带着工业品下乡。韶关是全国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近年来,韶关多家连锁企业均采用共同(集中、夜间)配送模式,个体经营货主亦可通过手机小程序发布运单,共享全城运力,降低城乡配送货车返程空驶率,促进城乡物流配送节能减排。“绿色货运配送帮我们实现了‘不空跑’。”谈及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的收益情况,韶关司机小冯喜笑颜开:“实打实地帮我们省了不少配送费。”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