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报

山东省滨州市:健全建强城市基层组织体系 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2024年05月13日 15:48:25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共滨州市委组织部

山东省滨州市建立“同心圆桌会”民主议事协商机制,“小圆桌”议出“大民生”。

滨州市“双报到”单位党员进社区开展健康义诊。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全力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不断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聚焦平台阵地、工作力量、责任清单、运行机制4方面要素发力,做实建强城市基层党建阵地,致力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推进多元治理主体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共建共治共享,让城市基层党建治理服务“神经末梢”更有温度、更具质感,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建强平台阵地完善治理体系

为进一步让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中,滨州市通过纵向延伸组织链、集中组建业委会、升级党群服务阵地,以抓好阵地建设为“框架”,以完善治理体系为“背景”,让基层党组织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舞台”去唱响为民服务的“歌”。

开展组织体系延伸行动。建立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责任体系,倾听民声更细致,答疑解难更高效。统筹全市219个城市社区、1459个城市网格,组织开展专项摸排,将流动党员、退休党员、热心群众精准找出来,建立全市12137名城市基层治理人才台账,摸清基层自治的潜在力量。着眼网格党支部统筹协调作用发挥,开展“网格党支部实体化运行”行动,为网格党支部强基固本,引导流动党员将党组织关系纳入社区管理,编入网格党支部,发动党员社区工作者、退休党员干部、原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近年来,网格党支部实体组建率近60%,党组织凝聚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

开展业委会集中组建行动。规范引领,联合住建部门优化业委会组建流程,制定操作指引,指导业委会组建工作制度化、程序化开展。摸清底数,集中摸排全市小区业委会组建情况,梳理出应建未建业委会和到期应换届业委会的小区,形成重点小区清单,明晰工作目标。强化自治,把有一定群众基础、组织能力较强、有干劲、有热情的党员群众纳入业委会主任及委员候选名单,严格遵循规章流程,督导联审表决全过程。截至目前,已吸引2863名党员加入业委会,全市1909个城市小区中业委会组建率达77.6%。

开展党群服务阵地迭代升级行动。协同联动,住建、民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综合执法等多部门同心聚力,开展城市社区、小区公共服务用房清理移交专项行动,理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权属、管理和使用的关系,为建设网格党群服务阵地开辟场所。确定标准,研究制定党群服务阵地“迭代升级”工作实施方案,规范网格党群服务阵地分类建设,结合居民需求定向升级服务功能,健全社区工作者培训、应急演练等功能,建设滨州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加强党群服务阵地便民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完善自助服务设施,优化服务半径,着力打造“15分钟服务圈”,实现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网格党群服务站覆盖率达91%。

凝聚多元力量共建共治共享

为实现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目标,滨州市以锻强治理力量为“骨”、以链接共建力量为“筋”、以培育志愿力量为“肉”,汇集多元治理主体,充分发挥城市“合伙人”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面貌。

锻强治理力量。坚持人岗相适、以岗择人的原则,通过选任和公开招录方式配足配齐社区工作者,目前配备比例已达“每万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8人”标准的92.5%。研究建立社区工作者“选、育、留、用”机制,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提级管理,制定考核管理办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重点培养,对群众满意度低、工作推进力度小、排名持续靠后的调整出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近年来共调整社区党组织书记12名,班子运行更加顺畅。实施社区工作者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每年举办专业化市级示范培训班,县市区兜底全覆盖培训,着力锻造一支讲政治、懂城市、善治理、乐服务、敢担当、有情怀、肯奉献的社区骨干队伍。

链接共建力量。深化机关与城市社区互动交流、联动融合,按照“一名干部在一线、一支队伍常备战、一个单位作保障”的原则,完善“单位联社区、支部进小区、党员领项目”工作体系。选派协同联动的下沉干部,市县两级选派43名县级干部联系街道,235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担任“渤海善治先锋”,对1909个小区全覆盖固定化联系,发挥“探头”和“前哨”作用。推动报到单位党组织与小区党支部结对共建,各类服务资源向网格延伸,今年以来,已组织免费体检、普法宣传、卫生清理、政策普及等结对共建活动7000余项,为社区居民解决诉求1.1万余件,网格党支部统筹服务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

培育志愿力量。以物业人员、居住党员为主体,广泛设立楼栋长、党员中心户,楼道公示基本信息、明确基本职责,推动党的触角进楼入户,实现联户全覆盖。组织开展“最美”系列评选,组建“万人兼职网格员”队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在网格党组织带领下,结合专业特长、工作性质等,为网格内的居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提升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质量。推行“新新向党”小程序,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兑换实物或服务,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网格化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明晰责任清单促进合作共赢

物业服务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工作,是城市居民的基础需求。为明确职能分工,厘清责任边界,落实责任主体,滨州市列出“三张清单”,让网格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明确网格党支部清单。按党章党规党纪要求开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做好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严格落实对党员的管理监督,实施党员积分制,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投入网格建设中。引领小区自治,引导小区内居住党员和“双报到”在职党员、新就业群体等到网格报到,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强化网格内居民自治意识,每月固定时间开展网格民情恳谈,共同治理网格中的“大事小事”。规范议事流程,定期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代表等召开议事会,履行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指导职责。

明确业主委员会清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组织建设与业主委员会融合交叉,积极吸纳网格党支部成员及居民党员进入业主委员会,确保党员比例不低于60%,为业主委员会注入“红色力量”。召开业主大会,定期报告有关决定执行情况,及时了解业主的意见和建议,代表业主表达诉求和相关意愿,提出物业管理建议,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服务合同,引导业主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组织和监督专项维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等。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向小区联席会议建言献策,发挥沟通桥梁作用,做好业主与物业之间矛盾调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做好问题协商的“中间人”。

明确物业服务企业清单。响应“渤海红色物业”建设,物业服务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实现100%,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优势,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富有行业特色的党建活动。落实物业服务项目负责人到社区报到制度,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配合网格党支部工作,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共商事务,积极听取业主意见建议,鼓励员工兼任网格员参与“幸福家园”建设工作。围绕全市物业服务企业监督考评细则,严格服务规范标准,提升物业服务质量,落实物业服务资金年度预决算及服务资金收支情况公示要求,并及时答复有关质询,诉求响应及时率、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皆达95%以上。

健全运行机制提升自治水平

推动多元机制,赋能基层治理。滨州市以领导协调机制为“发动机”、以自治协商机制为“变速箱”、以应急响应机制为“保险杠”,让基层治理的“车”更具动力、更加灵活、更有保障,在深化为民服务的大道上畅行,得到群众满意好成绩。

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专项工作组职能作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各成员单位进行述职,检验工作成果,促进工作落实,集中商讨解决基层治理中动体制、动权力、动资金、动利益问题。组织6个专项工作组开展专题调研,每年确定攻坚主题,今年共确定网格党支部实体化运行、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业委会组建、破解“小马拉大车”问题等7项专项攻坚任务,适时公布工作进展,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健全自治协商机制。建立完善“1+3+N”协商机制,1即由社区党组织书记召集,3即网格党支部、业委会和业主、物业三大主体参与,N即视情邀请街道、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律师等专业性社会组织等,落实“协商议题党组织先审、协商过程党组织牵头、协商结果党组织督办”要求,通过“同心圆桌会”形式,采取讨论、辩论等方式,对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和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进行民主协商,努力建设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强化应急培训演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每年定期组织卫生、应急、政法、消防、住建、信访等部门开展服务进社区、送课进网格等活动100余期。研发党建引领平急结合指挥平台,设置指挥动员、党员联户、志愿服务等模块,畅通信息预警、任务下派、事件上行渠道,市区街社四级联动、同步响应,更便捷、更高效地实现平急转换。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多方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提高协同联动效率,促进构建“平时促治理、急时能应战”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17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业委会
  • 物业服务合同
  • 社区功能
  • 时政
  • 党组织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