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城市报

曹操出行拟赴港上市

扎堆港股背后,网约车企怎解盈利难题

2024年05月13日 17:19:09 来源:中国城市报 作者: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网约车企业出现申请港股上市“扎堆潮”。

日前,继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后,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意味着这家由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踏上了资本市场之路。

早在2021年9月,曹操出行CEO龚昕就曾直言:“网约车业务潜力巨大,市场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未来我们将引入更多投资者,尤其是战略投资者,可能会在未来五年内进行IPO(首次公开募股),但尚未确定上市地点。”该言论也被业界视为曹操出行启动IPO的信号。

如今也算“靴子落地”,那么,背靠吉利的曹操出行为何急于上市?网约车企业缘何青睐港股市场,以至于出现“扎堆潮”?未来,网约车企业该如何破解盈利难题?

上市可获资金支持

提升品牌知名度

伴随着去年以来国内市场经济恢复常态,网约车市场也出现好转。在此背景下,曹操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广发融资(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曹操出行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重要出行品牌,自2015年成立以来便以定制化服务和车辆相关商业模式为特色,力图在竞争激烈的网约车市场中脱颖而出。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按GTV(总交易额)计算,曹操出行于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直是排名中国前三的网约车平台。

据曹操出行招股书,过去3年曹操出行规模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收入由72亿元增加至107亿元。2023年,在订单量大幅上涨和车辆销售收入增长的双重推动下,曹操出行的收入同比增长39.8%,毛利率由负转正至5.8%,全年公司毛利润6.15亿元,较2022年毛利润亏损3.39亿元及2021年的亏损17亿元有大幅改善。

然而,经调整净利润方面,曹操出行依然亏损,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经调整亏损分别为29.59亿元、16.51亿元、9.66亿元,虽亏损逐年收窄,但亏损已累计近70亿元。这种情况下,曹操出行为何选择赴港上市?

“曹操出行选择赴港上市的原因可能包括多方面。”天使投资人郭涛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尽管连续亏损,但其营收的增长显示出公司的市场扩张和用户基础的增加,这是资本市场看重的潜力指标。而上市则能够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优化服务和技术投入,同时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

值得关注的是,正是背靠吉利这棵大树,曹操出行在发展过程中不乏资本青睐。据其招股书,曹操出行上市前一共进行了3轮融资,合计融资额约29亿元,B轮投后估值为170亿元。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孵化的企业,可以借助吉利集团丰富的资源和渠道优势,以及吉利在汽车行业的技术和品牌积累,增强在网约车市场的竞争力。不足之处则体现在盈利能力不足,以及面临激烈竞争和市场不确定性等方面。

此外,多次被约谈也令曹操出行遭到诟病。企查查显示,曹操出行的关联公司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至今已有11次政府约谈、3次软件违规,行政处罚超过200次。其中,曹操出行今年以来已经被罚了36次,最早被处罚的日期是1月10日,最近被处罚的日期为3月1日,相隔不到两个月,全部被罚款项合计39.2万元。

网约车企业扎堆港股

不代表市场“春天”已来

除曹操出行外,连月来还有另外两家网约车企业踏上了港股市场的征程。

今年3月19日,嘀嗒出行再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海通国际和野村国际。这也是其继2020年10月、2021年4月、2023年2月和2023年8月后,第五次递交申请IPO,前4次均以失败告终。

3月25日,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质控股股东Chen‐qiTechnologyLimited,即如祺出行也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其继2023年8月18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

算上曹操出行,已有3家网约车企业进军港股市场。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家网约车企业相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主要是因为港股市场相对开放,对于新兴经济企业持欢迎态度。再加上,随着全球对于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和网约车服务逐渐成为趋势,这些企业看到了市场的机会。另外,港股对于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也比较宽容,这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吸引人的条件。“不过,企业扎堆港股并不意味网约车市场的‘春天’已来临,仍需要看市场反应和企业后续的表现。”詹军豪说。

“随着内地监管政策的变化和市场的饱和,网约车企业可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维持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而上市则是获取资金的有效途径。”郭涛也坦言,当下预判网约车的“春天”已来临还为时尚早,但扎堆港股确实反映出行业内部分企业正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和转型机会。

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纵观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野蛮生长”后,如今正面临着增长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市场增速放缓,用户规模趋于饱和,盈利难;另一方面,行业内以滴滴为主的“一超多强”格局已经形成,新进入者难以撼动现有壁垒。

除滴滴外,其他网约车企大多处于亏损,且已上市的平台,过往IPO之路都较为坎坷。此前,快狗打车与滴滴都曾登陆过交易所,上市期间快狗打车与滴滴仍没能摆脱亏损,滴滴反倒在纽交所退市后的去年,首次实现了年度盈利。

曹操出行也在招股书中提到,其自成立以来遭受重大亏损,未来可能无法实现或保持盈利。

网约车企业盈利为何如此之难?

张雪峰认为,首先,网约车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被多家竞争对手分割,价格战也较为常见,导致企业难以实现盈利;其次,网约车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车辆购置、司机培训、平台运营等方面,而在短期内难以盈利,使得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此外,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市场规范程度不高也给企业盈利带来了挑战。

同质化竞争导致企业溢价低、利润有限。目前,网约车入局者众多,行业竞争激烈,包括T3、高德、美团等在内的网约车平台也纷纷大手笔砸钱,通过补贴吸引用户和司机。正如郭涛所言:“网约车行业普遍存在高补贴、高营销成本现象,因此整体的成本会增高,自然也会影响企业盈利。”

现阶段,共享出行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也持续吸引众多入局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7.5万亿元,其中共享出行服务市场规模为2821亿元,渗透率为3.8%,共享出行将进一步渗透至整个出行市场。预计到2028年,共享出行市场预计将增长至7513亿元,自2024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6%,市场渗透率将提高至7.3%。这表明,共享出行仍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

因此,如何破解盈利难题、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各家网约车企业的竞争焦点。

郭涛认为,包括曹操出行在内的网约车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运营效率,例如优化调度算法、提升服务质量等。同时,拓展业务范围,如增加高价值服务;拓展到相邻领域,比如物流。再者就是加强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比如优化车队结构、提高车辆使用效率等。

詹军豪表示,网约车企业的品牌差异化定位是其发展的关键之一。以曹操出行为例,其可以进一步强化在新能源汽车共享生态的品牌形象,突出环保、安全、优质的服务特点,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吸引特定的目标群体。

《 中国城市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09 版)

责任编辑:越玥
  • 曹操
  • 港股
  • 三国
  • 港交所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