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交通

加强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货拉拉在京举办工会工作研讨会

2024年06月28日 20:47:44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 郭一麟

6月25日,货拉拉工会工作研讨会在北京举办。货拉拉公司与各级工会干部、专家学者以及美团、T3出行等平台企业代表,围绕“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促进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探讨。来自中华全国总工会社会联络部、权益保障部、基层工作部,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广东省总工会和深圳市总工会的代表到会指导,清华大学、中央团校、中国工运研究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货拉拉、美团、T3等平台企业代表介绍了在发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做好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探索实践。

与会专家指出,货车司机群体“原子化”程度高,流动性强,平台企业作为连接货主与司机的纽带,能够发挥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作用。互联网货运平台应把握司机群体特点,共建共治共享,将平台建设融入社会治理框架,在凝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和现代化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作用。

连接“原子化”司机,发挥平台的社会治理作用

“与其他灵活就业群体不同,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和货车司机群体呈现‘高机动性’的鲜明特征。”廉思课题组负责人、中央团校副校长廉思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货拉拉工会工作研讨会现场

廉思课题组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兴青年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政治倾向研究”中,对货拉拉平台司机发放超过1万份有效调查问卷,一对一深入访谈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40余位短途货运司机,发表了《重新认识平台:高机动性群体与交互式治理——基于短途货运司机的考察》研究成果。

课题组研究认为,货车司机通过平台接单提供服务,他们的运输路线机动、灵活,自主接单、自我管理,具有高度流动性,呈现“原子化”状态。平台通过行为规范机制,帮助货运司机群体树立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改善了司机与货主的关系,在提高货主对司机的信任度以及社会对货运司机群体的尊重度和认可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原表示,公路货运业生产要素和制度要素是离散的,大量货车司机特别是长途货车司机是“自己买车自己养车”的自雇模式,这些“原子化”劳动,构成了公路货运业的基本特征。出于互助救援、维护权益、职业认同等目的,货车司机普遍有加入工会组织或司机组织的强烈意愿。

廉思(右一)做主题发言

“我们应重新审视平台的功能、价值和作用,通过平台的大数据资源,可以弥补传统社会治理面对无数原子化个体时在分辨主流、研判走向、聚合诉求、引导意见等方面的短板。”廉思称,互联网货运平台作为货主与司机之间的纽带,是厘清责任、化解纠纷的"润滑剂",也是政府管理的有效延伸,起到了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作用。

共建共治共享,聆听劳动者声音,助力职业发展

互联网货运平台的出现,逐步发展成为了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货运行业灵活就业的“蓄水池”。如何将货车司机群体的权益保障通过平台纳入到社会治理的制度框架之内,将是政府部门、平台企业等多方参与践行的长期命题。

在研讨会上,货拉拉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柯姗介绍了货拉拉在司机权益保障方面做出的实践:货拉拉建立了线上线下“双渠道”反馈机制,线上通过司机信箱、热线、问卷、开设“司机社区”等形式,常态化收集司机问题千余条;线下自2021年起累计在54城举办155场司机恳谈会,线上线下覆盖超过125万司机,集中解决共性问题160条。

2022年7月以来,货拉拉积极参加了“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为北京、上海、广东等七个试点地区的平台司机提供切实保障;通过设立“司机关怀基金”,援助订单中受伤、大病司机,及奖励平台优秀司机,截至2024年4月,共计帮扶、表彰88个家庭。

货拉拉司机恳谈会

货拉拉依托政府资源支持,深化贴心服务举措。在各级工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货拉拉累计为6000多名平台新就业劳动者提供了免费体检、心理咨询和爱心义剪等精准服务。通过基层摸底、主动排查与司机申报,精准帮扶困难司机,累计入户慰问50人,走访市场近3000人,节日温暖6000人。

此外,货拉拉启动了“橙色阳光”帮扶行动,并入选中华全国总工会2023年“暖途·货车司机职业发展与保障行动”年度签约项目。2023年,货拉拉公益基金会推出“前橙计划”优才奖学金,对每年考取“985、211、双一流”等高校的优秀司机子女进行奖励。

今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文件明确支持12家头部平台企业工会工作10大项目。在全国总工会指导下,货拉拉公司在积极探索“职工+司机”建会入会模式,制定了年度建会计划,将包括北京在内的9个分公司列入首批建会名单。

“算法应当聆听劳动者的声音。”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闻效仪表示,集体协商机制在新就业形态中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平台企业通过集体协商方式了解和响应了司机诉求。

“近年来,工会组织化程度有所提升,司机的归属感也有所增强。”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徐璐说,货运行业还需要打造常态化、长效化的对话沟通机制,聚焦司机急难愁盼问题,劳、资、政、学、媒都要介入进来,搭建支持职业成长的发展平台,营造关心关爱货车司机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陈浩然
  • 时政
欢迎关注中国城市报微信号
分享到: 

关于我们

城市服务

报社业务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16-2026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05404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9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90005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65367114  010-65363263 地址: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 10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