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红婵被饭圈吓哭了”冲上热搜。事发于9月1日晚,入住澳门某酒店的全红婵穿便服出门接人,因遭到数百粉丝围堵,无奈躲入女厕所,谁知竟有男粉丝打开厕所门,追进去举起手机狂拍。工作人员喊话:她被吓得在里面哭。
自从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上以优异表现赢得全世界的掌声之后,粉丝的追捧逐步“升级”。然而,当我们发现这种追捧已经变了味的时候,就无法不担心才17岁的她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此前,她是被粉丝的过度热情吓得不敢回老家,现在更过分了,她躲都没地方躲。
作为公众人物,自然免不了“和粉丝相处”这一课。公众人物也有热情对待粉丝的“义务”,毕竟,从总体上而言,公众人物和粉丝是在“双向奔赴”。以全红婵现象为例,她所诠释的体育精神、拼搏精神,激励了无数人。但是,任何人际关系都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假如有一方破坏了这一基础,甚至肆意侵权,那么这份关系必然走向扭曲、破裂。
当然,相信绝大多数粉丝都是理性、有礼貌的,但并不排除部分冲动者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行动。全红婵在澳门酒店遭遇的惊魂一刻足以说明,流量所代表的利益有多大,某些人的胆子就有多大!在全红婵已经退到女厕所后,按理说,粉丝的围堵也该告一段落,毕竟“女厕所”在公共语境里代表着一种界限和不可侵犯的权利,理论上它可以给想要寻求保护的人一份力量。孰料即使女厕所也未能成为一道“屏障”,它被无情地打开了。这真的是一个让人不解也尤其愤怒的事实。
在法理语境中,男性强行打开女厕所的门,有违法之嫌。如果情节更严重,那么,对这种行为的定性也会更为严厉。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这哪是粉丝,分明是流氓。但是在全红婵被惊吓事件中,非常扎眼的侵权行为却被一片喧嚣声淹没了。这并不正常。
作为公众人物个体,全红婵当然有权利对这种变态的追星说“不”。前一段时间,潘展乐解散粉丝群,就让人大呼解气。不过,由于人的个性、经历不同,面对纷扰所做出的选择也就不同。我们并不能寄望于天性浪漫、温柔内敛、一如邻家妹妹的全红婵拿出“硬刚”之策,但显然,推己及人,我们应该有一份良知,去反思已经越发饭圈化的追星乱象。
不可否认,在全红婵受惊吓事件中,有“饭圈”暗影在沉浮。无论是不管不顾地狂拍照,还是“最近距离”逼迫全红婵,都是“饭圈”惯有的行径。这么做,未必是“爱”,更多的其实是以追星的名义挖掘好处、积累利益、做大市场。
应该看到,受到“饭圈”滋扰的,不只有全红婵。去年,樊振东被女粉丝侵入房间事件就是典型例子。此外,一些运动员被有意分别对待,有人被过度热捧,有人被恶意诋毁。诸多事实说明,“饭圈”对于体育界的侵犯,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8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整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专题工作会。会议强调要把整治“饭圈”乱象纳入体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范畴,坚决遏制体育“饭圈化”愈演愈烈态势,坚决铲除畸形“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滋生滋长的土壤和条件,为体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实现营造稳定有利发展环境。这一要求,可谓既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拿出了莫大的治理决心。
此时,全红婵受惊吓事件,堪称标志性事件。它再次提醒我们,遏制体育“饭圈化”,需要秉持长期主义,对相关乱象要露头就打,绝不能紧一阵松一阵。此外,整治“饭圈”乱象,也需要多部门配合,极大挤压“饭圈文化”在体育界的生存空间。有些问题,单靠体育界是无法彻底解决的,唯有依托合力,方能找到良策。
(作者是资深时事评论员)
《中国城市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zgcsb.com. all rights reserved